钢轨的损伤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41页 |
·铁路的发展历史和使用现状 | 第11-14页 |
·铁路列车重载和高速发展 | 第11-12页 |
·国内铁路发展情况 | 第12-14页 |
·钢轨损伤情况介绍 | 第14-19页 |
·磨损 | 第14-17页 |
·疲劳 | 第17-19页 |
·钢轨的材质和性能分析 | 第19-31页 |
·钢轨的生产技术 | 第19-20页 |
·钢轨的断面及长度 | 第20页 |
·钢轨钢的组织及性能 | 第20-27页 |
·钢轨的物理性能 | 第27-31页 |
·钢轨钢的研究及进展 | 第31-34页 |
·轨钢的分类 | 第31页 |
·普通轨钢 | 第31-32页 |
·合金轨钢 | 第32-33页 |
·热处理轨钢 | 第33-34页 |
·钢轨使用技术 | 第34-39页 |
·钢轨的分级使用技术 | 第34-36页 |
·钢轨的润滑 | 第36-37页 |
·钢轨的打磨 | 第37页 |
·轮轨的匹配 | 第37-39页 |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选题意义 | 第39页 |
·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2章 模拟实验简介 | 第41-47页 |
·JD1轮轨摩擦学模拟实验机 | 第41-42页 |
·模拟实验准则 | 第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模拟滚动试验方案与参数计算 | 第43-45页 |
·速度试验 | 第43页 |
·轴重实验 | 第43-44页 |
·曲率半径试验 | 第44页 |
·材料试验 | 第44-45页 |
·试验主要过程 | 第45-47页 |
·试验前处理 | 第45页 |
·试验机启动 | 第45-46页 |
·试验后处理 | 第46-47页 |
第3章 现场高速钢轨损伤行为研究 | 第47-58页 |
·广深线钢轨情况简介 | 第47页 |
·钢轨损伤现场情况介绍 | 第47-48页 |
·实验分析 | 第48-57页 |
·宏观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机械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疲劳扩展速率分析 | 第51页 |
·显微形貌分析 | 第51-52页 |
·金相分析 | 第52-56页 |
·能谱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车速对钢轨损伤的影响研究 | 第58-74页 |
·磨损量分析 | 第58-59页 |
·硬度分析 | 第59-60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60-63页 |
·磨痕宏观形貌分析 | 第60-62页 |
·磨痕微观形貌分析 | 第62-63页 |
·截面形貌分析 | 第63-67页 |
·塑性变形分析 | 第67-70页 |
·棱边微观形貌分析 | 第70-72页 |
·高速钢轨损伤行为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轴重对钢轨损伤的影响研究 | 第74-89页 |
·磨损量分析 | 第74-75页 |
·硬度分析 | 第75-76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76-78页 |
·磨痕宏观形貌分析 | 第76-77页 |
·磨痕微观形貌分析 | 第77-78页 |
·截面形貌分析 | 第78-82页 |
·塑性变形分析 | 第82-84页 |
·棱边微观形貌分析 | 第84-87页 |
·高速与重载损伤关系分析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曲率半径对钢轨损伤的影响研究 | 第89-106页 |
·磨损量分析 | 第89页 |
·硬度分析 | 第89-91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91-93页 |
·磨痕宏观形貌分析 | 第91-92页 |
·磨痕微观形貌分析 | 第92-93页 |
·截面形貌分析 | 第93-98页 |
·塑性变形分析 | 第98-100页 |
·棱边微观形貌分析 | 第100-104页 |
·曲线钢轨损伤行为分析 | 第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7章 材料硬度对钢轨损伤的影响研究 | 第106-118页 |
·磨损量分析 | 第106-107页 |
·硬度分析 | 第107-108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108-110页 |
·磨痕宏观形貌分析 | 第108-109页 |
·磨痕微观形貌分析 | 第109-110页 |
·截面形貌分析 | 第110-112页 |
·塑性变形分析 | 第112-114页 |
·棱边微观形貌分析 | 第114-116页 |
·疲劳与磨损关系研究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18-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