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29页 |
2.1 城市街旁绿地概述 | 第15-18页 |
2.1.1 城市街旁绿地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城市街旁绿地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城市街旁绿地的功能 | 第16-18页 |
2.1.4 城市街旁绿地的类型 | 第18页 |
2.2 地域性景观概念简述 | 第18-23页 |
2.2.1 地域性景观的涵义 | 第18-19页 |
2.2.2 地域性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19-23页 |
2.3 涉及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24页 |
2.3.1 场所精神 | 第23-24页 |
2.3.2 新地域主义 | 第24页 |
2.4 各类街旁绿地空间组织 | 第24-27页 |
2.4.1 生活型街旁绿地空间组织 | 第24-25页 |
2.4.2 商业型街旁绿地空间组织 | 第25-26页 |
2.4.3 办公型街旁绿地空间组织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大庆市街旁绿地现状调研 | 第29-50页 |
3.1 大庆市地域性分析 | 第29-33页 |
3.1.1 大庆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29-30页 |
3.1.2 大庆市人文环境概况 | 第30-33页 |
3.2 大庆市绿地建设情况 | 第33-35页 |
3.3 调研对象研究分析 | 第35-46页 |
3.3.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第35-36页 |
3.3.2 生活型街旁绿地调研分析 | 第36-39页 |
3.3.3 商业型街旁绿地调研分析 | 第39-43页 |
3.3.4 办公型街旁绿地调研分析 | 第43-46页 |
3.4 地域性表达上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3.4.1 自然要素表达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3.4.2 人文要素表达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大庆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策略 | 第50-63页 |
4.1 大庆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4.1.1 美学原则 | 第50页 |
4.1.2 适寒性原则 | 第50页 |
4.1.3 公众参与原则 | 第50页 |
4.1.4 文脉传承原则 | 第50-51页 |
4.1.5 绿色生态原则 | 第51页 |
4.1.6 本土材料优先原则 | 第51页 |
4.1.7 多领域文化交融原则 | 第51页 |
4.2 大庆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对策 | 第51-52页 |
4.2.1 提炼场地地域性景观要素 | 第51-52页 |
4.2.2 加强场地具有地域特征的自然空间 | 第52页 |
4.2.3 融入地域人文要素塑造场地景观 | 第52页 |
4.3 大庆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主要细节设计 | 第52-62页 |
4.3.1 景观小品设施融入城市特色 | 第52-57页 |
4.3.2 加强铺地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第57-59页 |
4.3.3 种植设计以本土植物为主 | 第59-61页 |
4.3.4 无障碍设计不可忽视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