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其分解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1.3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1-12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2页
    1.5 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12-13页
    1.6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信息资源配置第14-16页
        2.1.1 信息资源的概念第14-15页
        2.1.2 农业信息资源的涵义及特点第15-16页
    2.2 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2.2.1 国内农业信息资源配置发展历程第16-18页
        2.2.2 国外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情况第18-20页
        2.2.3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2.3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第21-23页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2.3.2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的现状第24-32页
    3.1 江苏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第24-26页
    3.2 农业信息内容第26-29页
    3.3 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人力资源状况第29-30页
    3.4 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财力资源第30-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第32-46页
    4.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本理论第32-34页
        4.1.1 模型简介第32-34页
        4.1.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与限制第34页
    4.2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7页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理论依据与原则第34-35页
        4.2.2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第35-37页
    4.3 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第37-44页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37-40页
        4.3.2 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评价第40-42页
        4.3.3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间的效率比较第42-44页
        4.3.4 超效率模型运算结果及分析第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51页
    5.1 Tobit模型概述第46页
    5.2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第46-48页
    5.3 回归结果分析第48-49页
        5.3.1 人力资源投入水平和信息资源投入量对综合效率具有正向作用第48-49页
        5.3.2 资金投入量与居民设备拥有量与综合效率呈负相关关系第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1-57页
    6.1 研究结论第51页
    6.2 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第51-56页
        6.2.1 推进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内容的开发、利用与共享第52页
        6.2.2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服务队伍建设第52-53页
        6.2.3 优化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方面的资金投入第53-54页
        6.2.4 深化江苏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主体建设第54-55页
        6.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第55-56页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3-64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SM模型和UTAUT模型的江苏农村宽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UTAUT修正模型的4G业务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