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量子电动力学论文

双腔耦合量子电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量子计算相关理论第12-14页
        1.2.1 量子比特第12页
        1.2.2 量子相干第12-13页
        1.2.3 量子纠缠第13页
        1.2.4 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第13-14页
    1.3 腔QED方案中几种常用的谐振腔第14-16页
        1.3.1 介质腔第14页
        1.3.2 超导腔第14页
        1.3.3 光子晶体腔第14-16页
第2章 激光脉冲驱动下双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第16-28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耦合系统的动力学解第16-19页
    2.3 几种特殊条件下的量子动力学特性第19-27页
        2.3.1 △与g与λ相近条件下系统激发概率第19-21页
        2.3.2 比特与腔膜之间大失谐条件下系统激发概率第21-23页
        2.3.3 比特与腔膜之间强耦合条件下系统激发概率第23-24页
        2.3.4 腔场与腔场之间跳跃过大条件下系统激发概率第24-25页
        2.3.5 (△≈λ)>>g条件下系统激发概率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双腔耦合系统中量子信息传递操控第28-3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理论模型和系统运动的数值解第28-31页
    3.3 腔场间距对系统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影响第31-32页
    3.4 系统中量子信息传递的操控第32-35页
        3.4.1 比特1与比特2之间相互传递的量子信息的提取第32-33页
        3.4.2 比特1与腔模1之间传递量子信号且由腔模2对系统信号传递做暂停操作第33-34页
        3.4.3 比特1与比特2之间量子信号传递及暂停的操控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总结与展望第36-38页
    4.1 总结第36-37页
    4.2 展望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界旅游成长三角空间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湘西方块苗文图像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