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徽商家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述评 | 第9-11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明清时期徽商家风 | 第14-35页 |
一、中国古代商人家风 | 第14-18页 |
二、明清时期徽商家风内涵 | 第18-35页 |
(一)明伦理 | 第19-22页 |
(二)善齐家 | 第22-29页 |
(三)谨修身 | 第29-35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徽商家风内容的来源及形成原因 | 第35-43页 |
一、内容来源 | 第35-39页 |
(一)“朱子家礼”等先贤儒学 | 第35-36页 |
(二)国家法令制度 | 第36-38页 |
(三)徽州族规家法 | 第38-39页 |
二、形成原因 | 第39-43页 |
(一)“儒风独茂”的社会风气 | 第39-40页 |
(二)“徽骆驼”精神和崇儒重教的人文积淀 | 第40-41页 |
(三)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徽商家风的特点 | 第43-48页 |
一、贾而好儒 | 第43-44页 |
二、重视蒙学 | 第44-46页 |
三、重视子弟科举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徽商家风的影响 | 第48-54页 |
一、对徽商本身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一)为徽商提供了稳固的家庭环境 | 第48-49页 |
(二)为徽商树立了良好的商业形象 | 第49-50页 |
二、对徽州宗族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三、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8页 |
一、徽商家风的规定与行为实践之间的矛盾 | 第54页 |
二、徽商家风对徽商妇群体的人格压迫 | 第54-56页 |
三、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徽商家风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