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追诉时效法律适用研究--以陈启深诉陈桂玲拐卖妇女儿童案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 | 第9-11页 |
·本案案情回顾 | 第9-10页 |
·本案审理情况 | 第10页 |
·本案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本案争议焦点分析 | 第11-23页 |
·对本案各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分析 | 第11-13页 |
·对犯罪人陈桂玲及同伙的刑法责任分析 | 第11-12页 |
·对犯罪人康有雀的刑法责任分析 | 第12-13页 |
·对本案犯罪人的追诉时效的法律分析及结论 | 第13-19页 |
·侦查机关对本案犯罪人的追诉期限的认定 | 第13页 |
·对本案犯罪人追诉时效的法律分析 | 第13-18页 |
·对本案犯罪人追诉时效的法律分析结论 | 第18-19页 |
·对本案侦查机关不予立案决定的法律分析及结论 | 第19-23页 |
·侦查机关对本案是否立案的认定 | 第19-20页 |
·对本案侦查机关不予立案决定的法律分析 | 第20-21页 |
·对本案侦查机关不予立案决定的法律分析结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由涉及本案的两款法条引发的思考 | 第23-26页 |
·相关法条 | 第23页 |
·对此两款法条的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分析一 | 第23-24页 |
·分析二 | 第24页 |
·对违反此两款规定责任归属的建议 | 第24-26页 |
结束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