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南京市中学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3.1 评价以及教育评价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2 教学能力第11-13页
        1.3.3 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13页
        1.3.4 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第13-14页
        1.3.5 关于教学能力结构模式与教学能力动态模式的研究第14-16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第17-18页
    2.1 研究目标第17页
    2.2 研究对象第17页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页
    2.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4.1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2.4.2 访谈法第17页
        2.4.3 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第3章 中学足球教学的特殊性第18-20页
    3.1 足球运动的特殊性第18页
    3.2 中学足球教学的特殊性第18-20页
第4章 中学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4.1 建构主义理论第20页
        4.1.1 建构主义理论的概述第20页
        4.1.2 建构主义理论在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第20页
    4.2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第20-22页
        4.2.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概述第20-21页
        4.2.2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第21-22页
第5章 南京市中学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2-47页
    5.1 构建原则第22页
        5.1.1 系统性原则第22页
        5.1.2 科学性原则第22页
        5.1.3 发展性原则第22页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第22-23页
    5.3 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确定第23页
        5.3.1 评价目的第23页
        5.3.2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第23页
    5.4 初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拟定第23-25页
        5.4.1 树状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第23-24页
        5.4.2 指标的初步拟定和筛选第24-25页
    5.5 德尔菲法开展的基本情况第25-38页
        5.5.1 专家的积极系数第26页
        5.5.2 专家的基本情况第26-27页
        5.5.3 专家的权威程度第27-28页
        5.5.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第28-29页
        5.5.5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评价及筛选情况第29-35页
        5.5.6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的评价及筛选情况第35-38页
    5.6 权重的计算第38-47页
        5.6.1 关于权重计算方法的选取第38页
        5.6.2 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第38-47页
第6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为例第47-54页
    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7-48页
    6.2 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第48-49页
    6.3 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实证分析第49-53页
        6.3.1 实证试验介绍第49页
        6.3.2 一级评价第49-52页
        6.3.3 二级评价第52-53页
        6.3.4 三级评价第53页
    6.4 被评价中学足球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分析第53-54页
第7章 南京市中学足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保障体系第54-55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8.1 结论第55页
    8.2 展望第55-56页
附录第5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钯催化酮β位碳氢活化芳基化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吡啶叶立德参与的双[3+2]环加成反应及新型扭曲型酰胺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