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一、引言 | 第11-21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 1. 现实困境 | 第11页 |
| 2. 政策依据 | 第11-12页 |
| 3. 本人实践 | 第12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 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 (三)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3. 研究特色 | 第18页 |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1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二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 (一)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 1. 新建本科院校 | 第21页 |
| 2. 教学管理组织 | 第21-23页 |
| 3. 教学管理队伍 | 第23-24页 |
| (二)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 1. 权变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 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25页 |
| 3. 人岗匹配理论 | 第25-27页 |
|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组织与队伍的现状分析 | 第27-48页 |
| (一) 调查统计说明 | 第27-29页 |
| 1. 统计资料来源 | 第27页 |
| 2. 数据统计分组 | 第27-28页 |
| 3. 统计分析指标 | 第28页 |
| 4. 统计分析方洁 | 第28-29页 |
| (二) 调查统计结果 | 第29-48页 |
| 1.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情况 | 第29页 |
| 2. 教学管理组织设置情况 | 第29-37页 |
| 3. 教学管理队伍特征结构 | 第37-48页 |
| 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组织与队伍存在问题 | 第48-53页 |
| (一) 组织设置厚此薄彼 | 第48-49页 |
| (二) 组织职能权责不明 | 第49-50页 |
| (三) 队伍结构配置失衡 | 第50-51页 |
| 1. 组织人员构成不够合理 | 第50页 |
| 2. 干部素质结构差异较大 | 第50-51页 |
| (四) 干部人员更替频繁 | 第51-53页 |
| 五、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组织与队伍建设的因素 | 第53-57页 |
| (一) 教学管理理念的认识领会不够深入 | 第53页 |
| (二) 教学管理组织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 第53-54页 |
| (三) 管理组织职能的保障条件不够全面 | 第54-55页 |
| (四) 岗位管理规范与个人利益不够重视 | 第55-57页 |
| 六、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组织与队伍的整改建议 | 第57-63页 |
| (一) 深入学习教学管理的先进理念,树立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 | 第57-58页 |
| 1. 深入学习现代大学治理理念 | 第57页 |
|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 第57-58页 |
| 3. 强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 | 第58页 |
| (二) 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的顶层设计,健全学校内部质量的保障体系 | 第58-59页 |
| (三) 保障组织职能职责的有效履行,优化组织机构运行的体制机制 | 第59-60页 |
| 1. 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 第59-60页 |
| 2. 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的投入保障机制 | 第60页 |
| (四) 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结构,保障基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 | 第60-63页 |
| 1. 加强培训,确保管理干部的岗位认识 | 第60-61页 |
| 2. 科学配置,完善领导班子的智能结构 | 第61-62页 |
| 3. 重视基层,保障管理队伍的个人利益 | 第62-63页 |
| 七、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附件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