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公司车险电销中心坐席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1 工作满意度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1.2 各统计方法相关原理 | 第22-24页 |
2.2 费率市场化下的我国车险电销市场 | 第24-28页 |
2.2.1 电话车险优势明显 | 第25-26页 |
2.2.2 业务发展模式多样 | 第26-27页 |
2.2.3 商车费改对电话车险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3章 X财险A电销中心发展现状 | 第28-32页 |
3.1 X保险公司A电销中心总体概况 | 第28-29页 |
3.1.1 X保险公司发展概况 | 第28页 |
3.1.2 A车险电销中心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3.2 A车险电销中心部门职能分工明确 | 第29-30页 |
3.3 车险电销中心坐席人员概况 | 第30-32页 |
3.3.1 整体学历水平较低 | 第30页 |
3.3.2 年龄构成倾向年轻化 | 第30-31页 |
3.3.3 近期离职人员增多 | 第31-32页 |
第4章 坐席人员工作满意度定量分析 | 第32-53页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回收 | 第32-34页 |
4.1.1 问卷设计与说明 | 第32页 |
4.1.2 预测试 | 第32页 |
4.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2页 |
4.1.4 样本结构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4.2 信度检验 | 第34-35页 |
4.3 坐席人员满意度水平的因子分析 | 第35-40页 |
4.3.1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 第35页 |
4.3.2 因子提取及命名 | 第35-39页 |
4.3.3 不同因子满意度水平差异性分析 | 第39-40页 |
4.4 不同群体在各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 第40-53页 |
4.4.1 不同年龄段差异性分析 | 第40-42页 |
4.4.2 不同性别差异性分析 | 第42-44页 |
4.4.3 不同司龄差异性分析 | 第44-45页 |
4.4.4 不同学历差异性分析 | 第45-46页 |
4.4.5 不同岗位差异性分析 | 第46-48页 |
4.4.6 不同职级差异性分析 | 第48-50页 |
4.4.7 不同居住地差异性分析 | 第50-51页 |
4.4.8 费改区与非费改区差异性分析 | 第51-53页 |
第5章 提高坐席人员满意度的对策与路径 | 第53-57页 |
5.1 加快改善薪酬福利体系 | 第53-54页 |
5.1.1 积极开展薪酬福利认知培训 | 第53页 |
5.1.2 调整现有考核体系 | 第53-54页 |
5.2 构建有序的培训机制 | 第54页 |
5.2.1 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 第54页 |
5.2.2 新老坐席互动共提工作认同度 | 第54页 |
5.3 完善公司管理体系 | 第54-55页 |
5.3.1 积极建立双向沟通平台 | 第55页 |
5.3.2 提高部门办事效率 | 第55页 |
5.4 强化招聘管理工作 | 第55-56页 |
5.4.1 客观详实介绍工作相关情况 | 第55页 |
5.4.2 明确应聘者入司意愿 | 第55-56页 |
5.5 其他对策建议 | 第56-57页 |
5.5.1 加快启动商车费改应急预案 | 第56页 |
5.5.2 提高公司知名度力促基层工作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