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稀有分散元素富集规律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3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 1.3 主要工作量 | 第12-13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4页 |
| 2.1 地层 | 第13-14页 |
| 2.2 构造 | 第14-15页 |
| 2.3 含矿岩体特征 | 第15-23页 |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第23-24页 |
|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24-27页 |
| 3.1 取样方法 | 第24-26页 |
| 3.2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 第4章 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7-91页 |
| 4.1 攀枝花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7-43页 |
| 4.1.1 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27-28页 |
| 4.1.2 有色金属元素的含量 | 第28-34页 |
| 4.1.3 攀枝花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34-43页 |
| 4.2 红格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53页 |
| 4.2.1 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43-45页 |
| 4.2.2 有色金属元素的含量 | 第45-49页 |
| 4.2.3 红格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49-53页 |
| 4.3 白马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53-62页 |
| 4.3.1 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53-57页 |
| 4.3.2 白马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57-62页 |
| 4.4 新街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62-73页 |
| 4.4.1 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62-67页 |
| 4.4.2 新街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67-73页 |
| 4.5 黑古田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73-81页 |
| 4.5.1 黑古田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73-75页 |
| 4.5.2 黑古田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75-81页 |
| 4.6 太和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81-87页 |
| 4.6.1 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81-83页 |
| 4.6.2 太和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83-87页 |
| 4.7 安宁矿区稀有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87-91页 |
| 4.7.1 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 | 第87-89页 |
| 4.7.2 安宁矿区的稀有分散元素的变化规律 | 第89-91页 |
| 第5章 综合对比 | 第91-96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 1 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元素 | 第96页 |
| 2 元素的富集规律 | 第96页 |
| 3 综合利用潜力最大的矿区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