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陶瓷、漆器论文

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与设计创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课题概念界定第10-11页
    1.4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3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13-15页
    1.7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禹州钧瓷概述第16-25页
    2.1 禹州钧瓷简介第16-17页
    2.2 禹州钧瓷的起源第17-18页
    2.3 禹州钧瓷的发展历程第18-21页
        2.3.1 晚唐时期——孕育启蒙第18-19页
        2.3.2 北宋时期——历史巅峰第19页
        2.3.3 金元时期——继承发展第19-20页
        2.3.4 明清时期——陷入低谷第20页
        2.3.5 清末民国——迎来复苏第20页
        2.3.6 新中国成立后——重获新生第20-21页
    2.4 禹州钧瓷的工艺流程与“窑变”第21-24页
        2.4.1 禹州钧瓷的工艺流程第21-24页
        2.4.2 禹州钧瓷的“窑变”第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第25-44页
    3.1 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概述第25-28页
        3.1.1 端庄大气的造型美第25-26页
        3.1.2 出神入化的窑变美第26-27页
        3.1.3 粗泥细作的工艺美第27页
        3.1.4 中庸内敛的内涵美第27-28页
    3.2 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比较分析第28-43页
        3.2.1 禹州钧瓷的时代艺术特色比较第28-34页
        3.2.2 禹州钧瓷同其它瓷种的艺术特色比较第34-37页
        3.2.3 禹州钧瓷与其他地区仿钧的艺术特色比较第37-40页
        3.2.4 禹州“官钧”与“民钧”艺术特色比较第40-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禹州钧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4-53页
    4.1 禹州钧瓷的发展现状第44-46页
    4.2 当下禹州钧瓷设计创新存在的问题第46-52页
        4.2.1 质量与属性的“失衡”第46-47页
        4.2.2 造型与风格的“趋同”第47-49页
        4.2.3 功能与内涵的“疏离”第49-50页
        4.2.4 品牌与营销的“滞后”第50-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禹州钧瓷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第53-75页
    5.1 器物造型层面——传统钧瓷艺术的改良与重构第53-55页
        5.1.1 传统钧瓷器型的改良设计第53-54页
        5.1.2 传统钧瓷造型的解析重构第54-55页
    5.2 装饰语言层面——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与融合第55-57页
        5.2.1 钧瓷造型装饰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第55-56页
        5.2.2 钧瓷釉面装饰对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第56-57页
    5.3 工艺技巧层面——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尝试与运用第57-60页
        5.3.1 新技术在禹州钧瓷中的尝试第57-58页
        5.3.2 新材料在禹州钧瓷中的运用第58-60页
    5.4 使用功能层面——禹州钧瓷应用范围的延伸与拓展第60-68页
        5.4.1 禹州钧瓷的实用性拓展第60-62页
        5.4.2 禹州钧瓷的文化性拓展第62-65页
        5.4.3 禹州钧瓷的商业性拓展第65-68页
    5.5 设计理念层面——现代设计观的注入与演绎第68-74页
        5.5.1 禹州钧瓷的情感化设计第68-70页
        5.5.2 禹州钧瓷的个性化设计第70-72页
        5.5.3 禹州钧瓷的绿色设计第72-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禹州钧瓷的系统营销创新策略第75-88页
    6.1 “4Ps”营销理论概述第75-76页
    6.2 “4Ps”营销理论在禹州钧瓷设计创新的应用第76-87页
        6.2.1 产品策略——完善结构提升形象第76-78页
        6.2.2 价格策略——明确定位差别定价第78-80页
        6.2.3 渠道策略——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第80-83页
        6.2.4 促销策略——多维宣传新意营销第83-87页
    6.3 本章小结第87-88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附录1:图片与表格来源第93-96页
附录2:禹州钧瓷企业品牌形象现状调查第96-104页
附录3: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唐五代词》二十九至四十字小令词律研究
下一篇:《全唐五代词》二十八字以下小令词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