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的科尔沁沙地植被盖度估算及生物量模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2-22页
    1.1 地面遥感及其试验概述第12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1 植被盖度与生物量第14-15页
        1.3.2 双向反射率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第15-17页
        1.3.3 光谱遥感技术发展第17-19页
        1.3.4 地物光谱仪第19页
        1.3.5 植被反射率与植被参数的关系研究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研究区基本概况及野外试验项目介绍第22-28页
    2.1 自然地理位置第22-25页
        2.1.1 地形地貌特征第22-23页
        2.1.2 气象条件第23页
        2.1.3 植被特征第23-24页
        2.1.4 土壤特性第24-25页
    2.2 观测与试验项目概述第25-28页
3 电磁辐射基本原理第28-33页
    3.1 电磁辐射模型第28-29页
        3.1.1 电磁辐射的波动模型第28页
        3.1.2 电磁辐射的粒子模型第28-29页
    3.2 电磁波谱第29页
    3.3 电磁辐射的度量第29-30页
    3.4 反射率、吸收率以及透射率第30页
    3.5 混合光谱的产生第30-31页
    3.6 光谱混合模型第31页
    3.7 本章小结第31-33页
4 植被冠层反射率光谱测试第33-38页
    4.1 概述第33页
    4.2 反射率光谱数据采集第33-34页
        4.2.1 光谱仪介绍第33页
        4.2.2 数据采集方法第33-34页
    4.3 光谱反射率测试方案第34-35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4.4.1 同时期同试验点不同植被类型的反射率光谱曲线比较第35-36页
        4.4.2 同时期同种植被类型不同试验点的反射率光谱曲线比较第36页
    4.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5 异向反射率效应对植被盖度估算的影响第38-55页
    5.1 概述第38-39页
    5.2 数据获取第39-43页
        5.2.1 光谱仪的改进第39-40页
        5.2.2 棋盘式混合设计第40-43页
    5.3 估算方法第43-47页
        5.3.1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第43-44页
        5.3.2 不考虑异向反射率效应的寸苔草盖度估算第44页
        5.3.3 考虑异向反射率效应的寸苔草盖度估算第44-47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5.4.1 不考虑异向反射率效应的寸苔草盖度估算结果分析第47-51页
        5.4.2 考虑异向反射率效应的寸苔草盖度估算结果分析第51-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高光谱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模拟分析第55-74页
    6.1 概述第55页
    6.2 数据获取第55-57页
        6.2.1 试验方案第55-56页
        6.2.2 草地冠层光谱数据采集第56-57页
        6.2.3 草地地上生物量获取第57页
    6.3 研究方法第57-60页
        6.3.1 植被指数第58-59页
        6.3.2 波段选取第59页
        6.3.3 逐步回归分析第59-60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60-73页
        6.4.1 地上生物量在空间上的差异性第60-64页
        6.4.2 地上干、鲜生物量关系第64-65页
        6.4.3 地上干、鲜生物量与高光谱冠层反射率数据的关系第65-68页
        6.4.4 地上干、鲜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的关系第68-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7.1 结论第74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74-75页
    7.3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7页
附录第87-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大老岭自然保护区访花天牛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