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控制策略分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3-14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基础理论 | 第16-25页 |
| 2.1 热泵循环 | 第16-18页 |
| 2.2 工程控制 | 第18-22页 |
| 2.3 水余热利用工程 | 第22-25页 |
| 3 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概况 | 第25-33页 |
| 3.1 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情况 | 第25-26页 |
| 3.2 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控制方案 | 第26-33页 |
| 3.2.1 控制方案整体设计理念 | 第26页 |
| 3.2.2 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 3.2.3 设备选取 | 第27-28页 |
| 3.2.4 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 第28-30页 |
| 3.2.5 投资回收估算 | 第30-33页 |
| 4 补汽温度控制 | 第33-44页 |
| 4.1 热泵工作原理 | 第33-35页 |
| 4.2 喷水减温器机理建模 | 第35-38页 |
| 4.2.1 喷水减温器静态模型 | 第35-38页 |
| 4.3 喷水减温器实验建模 | 第38-40页 |
| 4.4 补汽温度控制与仿真 | 第40-44页 |
| 5 热网回水温度控制模型 | 第44-52页 |
| 5.1 热泵模型 | 第44页 |
| 5.2 干扰通道模型 | 第44-48页 |
| 5.2.1 静态能量平衡方程 | 第44-46页 |
| 5.2.2 动态方程建立 | 第46-48页 |
| 5.2.3 模型参数确定 | 第48页 |
| 5.3 控制通道模型 | 第48-52页 |
| 6 热网回水温度控制方案 | 第52-63页 |
| 6.1 方案一:间接控制方法 | 第52-54页 |
| 6.2 方案二:直接控制方法 | 第54-58页 |
| 6.3 方案三:串级控制方法 | 第58-62页 |
| 6.4 三种方案比较分析 | 第62-63页 |
| 7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