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传统的RC剪力墙结构加固方法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RC剪力墙加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剪力墙加固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剪力墙加固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4 HPFL加固法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普通钢丝网水泥对RC结构进行加固的研究 | 第14-16页 |
1.4.2 HPFL加固法的研究 | 第16-17页 |
1.5 HPFL加固不同轴压比下RC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HPFL加固不同轴压比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第19-4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试验模型设计 | 第19-27页 |
2.2.1 材料选取及试件制作 | 第19-20页 |
2.2.2 剪力墙原试件设计及加固方案确定 | 第20-23页 |
2.2.3 加固施工方法及工艺 | 第23-25页 |
2.2.4 材料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2.3 试验装置、加载方案和测点布置 | 第27-31页 |
2.3.1 试验装置 | 第27-29页 |
2.3.2 加载方案 | 第29页 |
2.3.3 数据采集 | 第29-31页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2.4.1 试验现象描述及破坏形态 | 第31-34页 |
2.4.2 滞回曲线 | 第34-35页 |
2.4.3 骨架曲线 | 第35-37页 |
2.4.4 刚度退化曲线 | 第37-38页 |
2.4.5 耗能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2.4.6 延性及承载能力分析 | 第39-40页 |
2.4.7 钢筋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HPFL加固不同轴压比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有限元法与ANSYS软件简介 | 第42-43页 |
3.2.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42-43页 |
3.2.2 ANSYS软件简介 | 第43页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8页 |
3.3.1 材料及构件参数 | 第43-44页 |
3.3.2 单元的选取 | 第44页 |
3.3.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44-45页 |
3.3.4 破坏准则 | 第45-47页 |
3.3.5 屈服准则 | 第47页 |
3.3.6 收敛准则 | 第47页 |
3.3.7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3.4 加载与求解 | 第48-49页 |
3.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9页 |
3.5.1 裂缝发展及分布 | 第49-52页 |
3.5.2 应力云图分析 | 第52-53页 |
3.5.3 滞回曲线分析 | 第53-54页 |
3.5.4 骨架曲线分析 | 第54-55页 |
3.5.5 主要部位点钢筋应变滞回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3.5.6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 | 第57-58页 |
3.5.7 耗能性能分析 | 第58页 |
3.5.8 刚度退化分析 | 第58-59页 |
3.6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59-61页 |
3.6.1 破坏形态对比 | 第59页 |
3.6.2 滞回曲线对比 | 第59-60页 |
3.6.3 骨架曲线对比 | 第60-6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正截面承载力理论计算 | 第62-66页 |
4.1 计算假定及计算模型 | 第62-63页 |
4.1.1 计算假定 | 第62-63页 |
4.1.2 计算模型 | 第63页 |
4.2 计算公式 | 第63-64页 |
4.3 理论值与试验值比较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6-67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