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消毒副产物 | 第12-18页 |
1.2.1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 第12-13页 |
1.2.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 第13-15页 |
1.2.3 消毒副产物的毒性 | 第15-17页 |
1.2.4 消毒副产物的限值 | 第17-18页 |
1.3 现有去除氯代消毒副产物技术及分析 | 第18-27页 |
1.3.1 活性炭吸附 | 第18-20页 |
1.3.2 高级氧化技术 | 第20-21页 |
1.3.3 还原技术 | 第21-24页 |
1.3.4 膜技术 | 第24-27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7-29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9-36页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9-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0页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0-31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31-36页 |
2.3.1 HAAs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2.3.2 自由基测定方法 | 第34页 |
2.3.3 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2.3.4 硝基苯的测定方法 | 第35页 |
2.3.5 CO_2~(·-)体系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测定法(竞争动力学法) | 第35-36页 |
3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效能及影响因素 | 第36-48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降解效能 | 第36-38页 |
3.3 水体中常见本底组分的影响 | 第38-45页 |
3.3.1 甲酸盐投加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pH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3 温度的影响 | 第41页 |
3.3.4 碱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5 DOM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6 硝酸根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 应用性探讨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第48-59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产物分析 | 第48-50页 |
4.3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机理研究 | 第50-53页 |
4.3.1 体系中主要活性物种的鉴定 | 第50页 |
4.3.2 主要活性物种的贡献 | 第50-51页 |
4.3.3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动力学常数 | 第51-53页 |
4.4 UV/TiO_2/甲酸盐体系降解三氯乙酸的动力学模型 | 第53-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创新点 | 第60页 |
5.3 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