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1-21页 |
1.2.1 光阳极 | 第12-14页 |
1.2.2 染料敏化剂 | 第14-15页 |
1.2.3 电解质 | 第15-16页 |
1.2.4 对电极 | 第16-21页 |
1.3 导电聚合物 | 第21-27页 |
1.3.1 导电聚噻吩 | 第22-24页 |
1.3.2 导电聚吡咯 | 第24-27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28-35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9-30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2.3.1 TiO_2光阳极的制备 | 第30页 |
2.3.2 导电聚合物对电极的制备 | 第30-31页 |
2.3.3 电解液的配制 | 第31页 |
2.3.4 DSSC的组装与测试 | 第31页 |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1-35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1-32页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2页 |
2.4.4 四探针测试法 | 第32页 |
2.4.5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2-33页 |
2.4.6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33页 |
2.4.7 光电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对电极的制备与研究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聚噻吩对电极的制备 | 第36-44页 |
3.2.1 聚噻吩的电化学合成 | 第36-37页 |
3.2.2 恒电位法聚合 | 第37-41页 |
3.2.3 循环伏安法聚合 | 第41-42页 |
3.2.4 两种电化学聚合方法对比 | 第42-44页 |
3.3 聚(3-溴噻吩)对电极的制备 | 第44-47页 |
3.3.1 聚(3-溴噻吩)的电化学合成 | 第44-45页 |
3.3.2 聚(3-溴噻吩)的红外谱图和微观形貌 | 第45-46页 |
3.3.3 聚(3-溴噻吩)对电极的光电性能 | 第46-47页 |
3.4 聚(3-甲基噻吩)对电极的制备 | 第47-49页 |
3.4.1 聚(3-甲基噻吩)的电化学合成 | 第47页 |
3.4.2 聚(3-甲基噻吩)的红外谱图和微观形貌 | 第47-49页 |
3.4.3 聚(3-甲基噻吩)对电极的光电性能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聚吡咯对电极的制备与研究 | 第51-78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1-53页 |
4.3 聚吡咯(TSO-)对电极方块电阻的正交分析 | 第53-56页 |
4.3.1 极差分析 | 第53-55页 |
4.3.2 方差分析 | 第55-56页 |
4.4 聚吡咯(TSO-)对电极光电效率的正交分析 | 第56-59页 |
4.4.1 极差分析 | 第56-58页 |
4.4.2 方差分析 | 第58-59页 |
4.5 pH值的影响 | 第59-65页 |
4.5.1 不同pH值下聚吡咯的极化曲线和电流-时间曲线 | 第59-60页 |
4.5.2 不同pH值下制备的聚吡咯SEM图 | 第60-62页 |
4.5.3 不同pH值下制备的聚吡咯对电极的催化性能 | 第62-64页 |
4.5.4 不同pH值下制备的聚吡咯对电极光电性能 | 第64-65页 |
4.6 不同磺酸基阴离子掺杂聚吡咯对电极的制备 | 第65-77页 |
4.6.1 极化曲线和电流-时间曲线 | 第66-67页 |
4.6.2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的红外谱图 | 第67-68页 |
4.6.3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SEM图 | 第68-69页 |
4.6.4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的XPS分析 | 第69-71页 |
4.6.5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对电极催化性能 | 第71-73页 |
4.6.6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对电极的稳定性 | 第73-75页 |
4.6.7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对电极的交流阻抗 | 第75-76页 |
4.6.8 不同磺酸基掺杂聚吡咯对电极的光电性能 | 第76-7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