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资料评析第14-17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外研究资料评析第16-17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框架图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第19-29页
    2.1 反向抵押贷款第19-26页
        2.1.1 反向抵押贷款概述第19-21页
        2.1.2 国外主流的反向抵押贷款模式第21-24页
        2.1.3 国内主流的反向抵押贷款模式第24-26页
    2.2 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的主要指标第26-27页
        2.2.1 预期损益两平年金第26页
        2.2.2 所得替代率第26-27页
    2.3 老年风险认知第27-29页
        2.3.1 老年风险认知的定义第27页
        2.3.2 老年风险认知的分类第27-29页
3 上海市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实施的现状与问题第29-44页
    3.1 上海市养老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实施以房养老的特殊重要性第29-38页
        3.1.1 上海市的老龄化现象第29-31页
        3.1.2 上海市养老资金的现状第31-32页
        3.1.3 上海市老年人居住房屋资产状况分析第32-33页
        3.1.4 上海市几种主要的以房养老模式分析及其比较第33-36页
        3.1.5 反向抵押贷款以房养老模式在上海推行的特殊重要性第36-38页
    3.2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推行中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3.2.1 年金水平和所得替代率缺乏精确科学的计算方法第38-39页
        3.2.2 存在较多制约以房养老意愿度提升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3.2.3 贷款机构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第40-41页
    3.3 解决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问题的基本思路第41-44页
        3.3.1 借鉴美国反向抵押贷款概念,求得年金水平值和所得替代率第41页
        3.3.2 重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业务参与意愿,实现双赢第41-42页
        3.3.3 通过多种措施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并提高其积极性第42-44页
4 基于反向抵押贷款概念的财务可行性评估分析第44-59页
    4.1 财务可行性的基本评估方法第44-49页
    4.2 资料来源与说明第49-52页
        4.2.1 退休前所得第49页
        4.2.2 房价升值率第49-50页
        4.2.3 利率第50-51页
        4.2.4 死亡率第51页
        4.2.5 期初房价第51-52页
    4.3 敏感度分析第52-57页
        4.3.1 房价升值率的敏感度分析第52-54页
        4.3.2 利率的敏感度分析第54-57页
    4.4 实例—夫妻退休实施反向抵押贷款第57页
    4.5 财务可行性评估的结论第57-59页
5 接受意愿与实施风险的可行性评估与改善策略第59-68页
    5.1 接受意愿与提高策略的调查分析第59-63页
        5.1.1 问卷的设计与说明第59-60页
        5.1.2 问卷内容第60-61页
        5.1.3 调查结果分析第61-63页
    5.2 风险评估与管控策略分析第63-68页
        5.2.1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第63-67页
        5.2.2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风险应对策略第67-68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8-71页
    6.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6.2 研究限制与建议第69-70页
    6.3 未来研究方向第70-71页
附录一 60岁退休夫妻家庭反抵押贷款年金及所得替代率推导表第71-72页
附录二 《上海市以房养老认可意愿调查问卷》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内存页流验证的ROP防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