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安全”的药品包装适度障碍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4.1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页 |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1.5.2 研究难点 | 第17页 |
1.5.3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儿童安全”药品包装的内涵 | 第18-21页 |
2.1“儿童安全”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儿童安全”包装的定义 | 第19-20页 |
2.3 药品包装障碍设计与儿童安全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内药品包装对儿童安全的忽视 | 第21-25页 |
3.1 儿童安全视觉的药品包装常见问题 | 第21-23页 |
3.1.1 儿童可以无障碍地获取药品 | 第21页 |
3.1.2 药品药量无法控制 | 第21-22页 |
3.1.3 药品包装的视觉设计强化了诱惑力 | 第22页 |
3.1.4 说明书对安全问题“不说不明” | 第22-23页 |
3.2 不同形式的药品包装对儿童的潜在危害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药品“儿童安全”包装设计的依据 | 第25-28页 |
4.1 1-5 岁儿童的认知能力 | 第25-26页 |
4.2 1-5 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 第26-28页 |
4.2.1 好奇 | 第26-27页 |
4.2.2 好动 | 第27页 |
4.2.3 好模仿 | 第27-28页 |
第五章 药品“儿童安全”包装设计的方法 | 第28-42页 |
5.1 药品包装障碍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28-38页 |
5.1.1 基于感官要求的障碍设计 | 第28-32页 |
5.1.2 基于技能要求的障碍设计 | 第32-36页 |
5.1.3 基于力量要求的障碍设计 | 第36-38页 |
5.2 药品包装智能化设计 | 第38-42页 |
第六章 防儿童开启的药品包障碍设计实践 | 第42-46页 |
6.1 设计创作来源 | 第42页 |
6.2 市场调研 | 第42页 |
6.3 设计分析 | 第42-43页 |
6.4 设计定稿与展示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