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碳钠米管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致毒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4-38页
    1.1 CNTs的合成、使用及排放第14-15页
    1.2 CNTs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第15-24页
        1.2.1 CNTs对水生生物及植物的毒性效应第15-18页
        1.2.2 CNTs对动物器官、组织及细胞的毒性效应第18-20页
        1.2.3 CNTs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第20-23页
        1.2.4 CNTs的生物毒性机制第23-24页
    1.3 DOM对CNTs生物毒性的影响第24-27页
        1.3.1 DOM与CNTs的相互作用第24-25页
        1.3.2 DOM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第25页
        1.3.3 DOM对CNTs生物毒性的影响及机理第25-27页
    1.4 表面氧化对CNTs毒性效应的影响第27-31页
        1.4.1 CNTs的氧化及表征第27-30页
        1.4.2 表面氧化对CNTs分散与悬浮性能的影响第30页
        1.4.3 表面氧化对CNTs生物毒性的影响第30-31页
    1.5 生物对CNTs的吸收内化第31-35页
    1.6 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案第35-38页
        1.6.1 论文选题第35页
        1.6.2 研究方案第35-38页
2 DOM对MWCNTs藻类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理第38-60页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8-45页
        2.1.1 实验材料第38-41页
        2.1.2 MWCNTs对DOM的吸附实验第41页
        2.1.3 MWCNTs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实验第41页
        2.1.4 藻类生长抑制实验第41-42页
        2.1.5 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测定第42页
        2.1.6 MWCNTs与藻细胞沉降实验第42-43页
        2.1.7 显微观察第43-44页
        2.1.8 胞内ROS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2.1.9 统计分析第45页
    2.2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45-58页
        2.2.1 MWCNTs与DOM的相互作用第45-47页
        2.2.2 DOM对MWCNTs毒性效应的影响第47-49页
        2.2.3 DOM对藻细胞表面性质的影响第49-50页
        2.2.4 DOM对MWCNTs遮光效应的影响第50页
        2.2.5 DOM对MWCNTs和藻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0-56页
        2.2.6 DOM对藻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第56-58页
    2.3 小结第58-60页
3 氧化对MWCNTs理化性质、悬浮性能及藻类毒性效应的影响第60-78页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61-63页
        3.1.1 氧化MWCNTs的制备第61页
        3.1.2 氧化MWCNTs的表征第61-62页
        3.1.3 MWCNTs悬浮液的制备与定量第62页
        3.1.4 MWCNTs零电荷点的测定第62-63页
        3.1.5 MWCNTs分散实验第63页
        3.1.6 藻类生长抑制实验第63页
        3.1.7 统计分析第63页
    3.2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63-76页
        3.2.1 表面氧化对MWCNTs物理性质的影响第63-67页
        3.2.2 表面氧化对MWCNTs化学性质的影响第67-72页
        3.2.3 MWCNTs悬浮液的定量第72-74页
        3.2.4 表面氧化对MWCNTs分散悬浮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3.2.5 表面氧化对MWCNTs藻类毒性效应的影响第75-76页
    3.3 小结第76-78页
4 o-MWCNTs对小球藻的致毒机理第78-104页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78-86页
        4.1.1 MWCNTs与藻细胞沉降实验第78-79页
        4.1.2 藻细胞对o-MWCNTs的吸附吸收实验第79-80页
        4.1.3 拉曼光谱分析第80页
        4.1.4 显微观察第80页
        4.1.5 o-MWCNTs中金属杂质溶出和对金属营养元素的吸附第80-81页
        4.1.6 红外差谱第81页
        4.1.7 总脂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第81-82页
        4.1.8 代谢组学实验第82-83页
        4.1.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第83页
        4.1.10 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第83-86页
        4.1.11 统计分析第86页
    4.2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86-102页
        4.2.1 细胞对o-MWCNTs的团聚与吸附吸收第86-89页
        4.2.2 细胞对o-MWCNTs的吸收内化第89-91页
        4.2.3 藻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第91-92页
        4.2.4 o-MWCNTs对藻细胞化学组成的影响第92-95页
        4.2.5 o-MWCNTs对小球藻细胞代谢的影响第95-100页
        4.2.6 o-MWCNTs对藻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00-101页
        4.2.7 藻细胞对o-MWCNTs的应激反应机制第101-102页
    4.3 小结第102-104页
5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104-108页
    5.1 研究结论第104-105页
    5.2 创新点第105页
    5.3 展望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8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指导的司法救济研究
下一篇:人权保障视野下的诱惑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