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养分元素对镉吸收的影响 | 第15-23页 |
1.2.1 铁 | 第15-17页 |
1.2.2 磷 | 第17-18页 |
1.2.3 氮 | 第18页 |
1.2.4 钙 | 第18-20页 |
1.2.5 锌 | 第20-21页 |
1.2.6 硅 | 第21页 |
1.2.7 硒 | 第21-22页 |
1.2.8 锰 | 第22-23页 |
1.3 拟解决的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外源供铁降低拟南芥植物中镉积累的机制 | 第24-37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2.2.1 植物培养 | 第25页 |
2.2.2 基因表达分析 | 第25-26页 |
2.2.3 叶绿素含量的分析 | 第26页 |
2.2.4 Evas blue染色 | 第26页 |
2.2.5 ROS在拟南芥根系分布情况的显微观察 | 第26页 |
2.2.6 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2.7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2.3.1 外源供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2 外源供铁减少植物镉含量和改善植物氧化损伤 | 第29-30页 |
2.3.3 外源供铁通过抑制IRT1的转录来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 | 第30-32页 |
2.3.4 外源供铁可以通过增强Fe、Cd吸收间竞争作用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 | 第32-34页 |
2.4 讨论 | 第34-37页 |
第3章 缺磷减少植物对镉吸收的机制 | 第37-4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3.2.1 植物培养 | 第37-38页 |
3.2.2 基因表达分析 | 第38页 |
3.2.3 叶绿素含量的分析 | 第38页 |
3.2.4 ROS在拟南芥根系分布情况的显微观察 | 第38页 |
3.2.5 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3.2.6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3.3.1 缺磷缓解镉胁迫引起的叶片黄化和生长受阻 | 第38-39页 |
3.3.2 缺磷减少植物镉含量和改善植物氧化损伤 | 第39-40页 |
3.3.3 缺磷可通过非IRT1的途径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 | 第40-42页 |
3.4 讨论 | 第42-45页 |
第4章 全文总结 | 第45-47页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页 |
4.2 创新点 | 第45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