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泥岩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监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2.2 围岩变形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2.3 隧道支护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3.3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钙质泥岩工程特征与力学特性 | 第21-33页 |
2.1 钙质泥岩工程力学特性 | 第21页 |
2.2 试件的加工与制作 | 第21-22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4 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 第23-28页 |
2.4.1 基本力学特征指标 | 第23-24页 |
2.4.2 试验过程及步骤 | 第24页 |
2.4.3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2.5 三轴压缩变形试验 | 第28-32页 |
2.5.1 强度参数确定 | 第28-29页 |
2.5.2 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2.5.3 三轴压缩破坏形态特征: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钙质泥岩围岩时空变形与荷载释放规律 | 第33-47页 |
3.1 概论 | 第33-34页 |
3.2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理论 | 第34-39页 |
3.2.1 计算范围的确定和离散方法 | 第34-35页 |
3.2.2 边界条件和初始地应力场 | 第35-36页 |
3.2.3 隧道有限元法模拟中的本构模型 | 第36-38页 |
3.2.4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 | 第38-39页 |
3.3 ABAQUS模拟实例与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3.3.1 计算假定 | 第39-40页 |
3.3.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40页 |
3.3.3 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新型支护结结构设计及现场试验 | 第47-66页 |
4.1 新型支护体系 | 第47-50页 |
4.1.1 钢格栅核心筒 | 第47-48页 |
4.1.2 高韧性喷射混凝土 | 第48页 |
4.1.3 强粘合性防水卷材 | 第48-50页 |
4.2 现场试验 | 第50-64页 |
4.2.1 钢格栅核心筒现场安装与数据分析 | 第50-57页 |
4.2.2 高韧性喷射混凝土现场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57-61页 |
4.2.3 喷射防水卷材现场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围岩稳定性监控与安全管理系统 | 第66-85页 |
5.1 系统监测原则 | 第66-67页 |
5.2 物联网技术架构 | 第67-68页 |
5.3 隧道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 第68-72页 |
5.3.1 设计原则及要求 | 第68-69页 |
5.3.2 功能构架设计 | 第69-72页 |
5.4 围岩变形风险评估 | 第72-76页 |
5.4.1 灾害评价指标 | 第72-73页 |
5.4.2 隧道围岩变形动态评估 | 第73-76页 |
5.5 现场应用 | 第76-83页 |
5.5.1 试验点的选取 | 第76页 |
5.5.2 监测点布设 | 第76-83页 |
5.6 隧道重大灾害监测数据分析 | 第83-8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结论 | 第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3-95页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