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电连接器机械性能和疲劳特性的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电连接器的插拔力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电连接器的疲劳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电连接器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疲劳特性的理论研究 | 第17-27页 |
2.1 接触理论的研究 | 第17-20页 |
2.2 疲劳特性的研究 | 第20-23页 |
2.2.1 机械寿命的研究 | 第21-22页 |
2.2.2 热疲劳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 低周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速背板连接器插拔力仿真分析 | 第27-47页 |
3.1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简化建模 | 第28-30页 |
3.1.1 整个模型建模 | 第28-29页 |
3.1.2 模型简化 | 第29-30页 |
3.2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插拔力仿真 | 第30-39页 |
3.2.1 简化模型的有限元建模 | 第30-31页 |
3.2.2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施加 | 第31-33页 |
3.2.3 求解、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3.2.4 单根模型与一个wafer的结果对比 | 第38-39页 |
3.3 结构和装配尺寸对插拔力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1 结构尺寸对插拔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 装配尺寸对插拔力产生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试验结果 | 第43-45页 |
3.4.1 试验设备及方案 | 第43-45页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机械疲劳的仿真预测 | 第47-57页 |
4.1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机械寿命仿真 | 第47-52页 |
4.1.1 导入有限元仿真结果 | 第48页 |
4.1.2 疲劳载荷谱 | 第48-49页 |
4.1.3 设置疲劳计算参数 | 第49-50页 |
4.1.4 线性累计损伤准则 | 第50-52页 |
4.2 疲劳寿命的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2.1 初始模型的机械寿命的分析 | 第52-54页 |
4.2.2 结构和装配尺寸对机械寿命的影响 | 第54-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热疲劳特性的仿真和计算 | 第57-70页 |
5.1 热疲劳的计算方法 | 第57-62页 |
5.1.1 四点关联法 | 第58-60页 |
5.1.2 通用斜率法 | 第60-62页 |
5.2 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热疲劳仿真 | 第62-67页 |
5.2.1 仿真的前处理 | 第62-64页 |
5.2.2 边界条件及载荷的加载 | 第64页 |
5.2.3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5.3 热疲劳影响因素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