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电介质基础知识 | 第11-13页 |
1.2.1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 | 第11-12页 |
1.2.2 电介质的极化 | 第12-13页 |
1.3 新型巨介电常数材料 | 第13-20页 |
1.3.1 CaCu_3Ti_4O_(12)和ACu_3Ti_4_O_(12)陶瓷材料 | 第13-15页 |
1.3.2 SrTiO_3巨介电材料 | 第15-16页 |
1.3.3 TiO_2基巨介电材料 | 第16-20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Nb~(5+)掺杂TiO_2材料电学性能研究 | 第23-37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制备工艺研究及对NTO陶瓷介电性能影响 | 第23-28页 |
2.2.1 实验组成设计与制备过程 | 第23-24页 |
2.2.2 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24-28页 |
2.3 Nb离子掺杂对材料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 第28-35页 |
2.3.1 Nb离子掺杂对材料相结构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2 Nb离子掺杂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3 NTO陶瓷的元素价态分析及极化机制的研究 | 第31-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Nb~(5+)+In~(3+))共掺杂TiO_2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Nb+In)离子共掺杂对材料相结构,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 第37-48页 |
3.2.1 实验组成设计与制备过程 | 第37-38页 |
3.2.2 (Nb+In)离子共掺杂对材料相结构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3 NITO陶瓷阻抗及介电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3.2.4 NITO陶瓷温度稳定性研究 | 第42-44页 |
3.2.5 NITO高温介电响应的研究 | 第44-47页 |
3.2.6 NITO陶瓷的元素价态分析 | 第47-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不同Nb~(5+)/In~(3+)比对NITO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67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组成设计与制备过程 | 第51-52页 |
4.3 (Nb_xIn_(1-x))_(0.06)Ti_(0.94)O_2材料的相结构、显微结构及电性能分析 | 第52-56页 |
4.3.1 (Nb_xIn_(1-x))_(0.06)Ti_(0.94)O_2材料的相结构及显微结构 | 第52-53页 |
4.3.2 (Nb_xIn_(1-x))_(0.06)Ti_(0.94)O_2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53-56页 |
4.4 (Nb_xIn_(4-5x)/3))_(0.06)Ti_(0.94)O_2材料的相结构、显微结构及电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4.4.1 (Nb_xIn_(4-5x)/3))_(0.06)Ti_(0.94)O_2材料的相结构及显微结构 | 第56-57页 |
4.4.2 (Nb_xIn_(4-5x)/3))_(0.06)Ti_(0.94)O_2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57-59页 |
4.5 不同Nb~(5+)/In~(3+)比对NITO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9-64页 |
4.5.1 不同Nb~(5+)/In~(3+)比的NITO陶瓷介电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4.5.2 不同Nb~(5+)/In~(3+)比的NITO陶瓷高温阻抗谱的研究 | 第61-63页 |
4.5.3 不同Nb~(5+)/In~(3+)比的NITO陶瓷电模量的研究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67-71页 |
5.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