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供应链视角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18-22页
    2.1 农村食品安全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第18-19页
        2.1.1 农村食品安全第18-19页
        2.1.2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第19页
    2.2 供应链理论第19-20页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页
    2.4 外部性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温州市农村食品现状、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2-30页
    3.1 温州市农村食品现状分析第22-23页
        3.1.1 温州市基本情况第22页
        3.1.2 温州市食品安全抽样调查第22-23页
    3.2 温州市农村食品供应链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3.2.1 供应链各环节存在着安全隐患第23-25页
        3.2.2 供应链监管工作缺乏持续性且效率低第25-26页
        3.2.3 工作方式重惩罚轻预防第26页
        3.2.4 农村食品物流环节支出大第26页
    3.3 温州市农村供应链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6-30页
        3.3.1 监管流程覆盖不全面第26-27页
        3.3.2 监管主体角色定位不准第27页
        3.3.3 温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关系混乱第27-28页
        3.3.4 温州农村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第28页
        3.3.5 温州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外部性问题第28-30页
第四章 农村供应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第30-41页
    4.1 构建思路与原则第30-31页
        4.1.1 实施全流程覆盖供应链第30页
        4.1.2 市场、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全方位参与第30页
        4.1.3 发挥信息平台基础作用第30-31页
        4.1.4 协调理顺监管关系第31页
        4.1.5 法律与社会道德保障第31页
    4.2 农村供应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总体框架第31-32页
    4.3 生产监管第32-33页
        4.3.1 政府法治第32-33页
        4.3.2 行业规范第33页
        4.3.3 生产者自律第33页
    4.4 流通监管第33-35页
        4.4.1 运输第33-34页
        4.4.2 包装第34页
        4.4.3 加工第34-35页
    4.5 消费监管第35-36页
        4.5.1 消费反馈机制第35页
        4.5.2 监督政府与企业第35页
        4.5.3 协会介入第35-36页
    4.6 协调系统第36-38页
        4.6.1 可追溯体系第36页
        4.6.2 信息共享平台第36-37页
        4.6.3 信用评价体系第37页
        4.6.4 法律与社会道德保障第37-38页
    4.7 具体对策第38-41页
        4.7.1 完善供应链监管立法的可操作性第38页
        4.7.2 构建农村食品供应链监管协调网络第38-39页
        4.7.3 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各方的法律责任第39页
        4.7.4 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方式与手段第39-41页
第五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作者简介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岭县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温州市永嘉县村级财务管理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