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气象灾害论文

新巴尔虎右旗气象灾害的经济损失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2页
        (一)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5页
        (一) 研究内容第12-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新巴尔虎右旗气象灾害现状分析第16-22页
    一、新巴尔虎右旗概况第16-18页
        (一) 自然环境第16页
        (二) 气象特点第16-17页
        (三) 社会经济第17-18页
    二、1978年以来新巴尔虎右旗重大气象灾害状况第18-22页
        (一) 历史受灾和成灾特点第18-19页
        (二) 受灾频率和趋势第19-21页
        (三) 不同阶段的不同政策第21-22页
第三章 新巴尔虎右旗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分析第22-29页
    一、气象灾害的经济损失第22-26页
        (一) 气象灾害经济损失的内涵第22-23页
        (二) 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占全旗GDP比重第23-25页
        (三) 全旗整体经济福利的损失第25-26页
    二、气象灾害经济损失的划分第26-29页
        (一) 直接经济损失:干旱、白灾为例第26-27页
        (二) 间接经济损失第27-29页
第四章 新巴尔虎右旗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第29-36页
    一、防灾减灾第29-30页
        (一) 防灾减灾举措第29页
        (二) 新巴尔虎右旗防灾减灾的正外部性表现第29-30页
    二、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第30-36页
        (一) 灾情统计工作不严谨,主要原因是牧民牧户的居住较分散第30-31页
        (二) 灾后重建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牧区道路交通不便..第31-32页
        (三) 防灾救灾基础设施老化与灾后重建设备不充足第32-33页
        (四) 草原牧区气象灾害保险方式有局限性第33-35页
        (五) 灾前防范不足第35-36页
第五章 新巴尔虎右旗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增效建议第36-46页
    一、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数据库第36-38页
        (一)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数据库的重要性第36页
        (二) 提升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工作中的政府作用第36-38页
        (三) 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第38页
    二、动员并有效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第38-39页
    三、加强内蒙古草原牧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第39-41页
        (一) 加强新巴尔虎右旗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第39-40页
        (二) 加强新巴尔虎右旗生态保护投资建设第40页
        (三) 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的政府投资第40-41页
    四、构建内蒙古草原牧区气象灾害保险体系第41-43页
        (一) 构建内蒙古草原牧区气象灾害保险体系的必要性第41页
        (二) 国外保险体系的可借鉴意义第41-42页
        (三) 内蒙古情况第42-43页
    五、发展农牧区的经济合作组织对于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作用第43-46页
        (一) 发展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第43-44页
        (二) 推进农牧区的经济合作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学视角下的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社会功能研究
下一篇:能源消费演变趋势与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