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人集团与梅尧臣诗歌的孕育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洛阳文人集团 | 第11-32页 |
第一节 洛阳文人集团时期的其它文学团体 | 第11-25页 |
一 西昆体 | 第12-15页 |
二 后西昆体 | 第15-20页 |
三 京城文人群体 | 第20-22页 |
五 京东诗人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洛阳文人集团的形成、性质和成员 | 第25-32页 |
一 洛阳文人集团中的交游唱和 | 第25-27页 |
二 洛下文人的诗歌思想与创作实践 | 第27-32页 |
第二章 洛阳文人集团中的梅尧臣的创作活动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梅尧臣与谢绛的唱和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梅尧臣与欧阳修的唱和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梅尧臣洛阳时期创作的几个特点 | 第36-44页 |
一 转浮靡为清新 | 第37-41页 |
二 梅尧臣"以文为诗" | 第41-42页 |
三 梅尧臣生活的诗化和诗的生活化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前人对梅尧臣早期诗歌的两个评价 | 第44-48页 |
第三章 后洛阳时期梅尧臣的创作 | 第48-60页 |
第一节 后洛阳时期的第一阶段 | 第48-55页 |
一 梅尧臣诗歌中斗争元素的增加 | 第49-53页 |
二 梅尧臣与欧阳修的唱和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后洛阳时期的第二阶段 | 第55-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