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云丘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策略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古村落的概念 | 第12页 |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 | 第12-18页 |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概念的引入与发展 | 第13-14页 |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 | 第14-15页 |
·山西古村落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云丘山古村落调查与研究价值分析 | 第20-43页 |
·自然概况 | 第20-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气候特征 | 第22页 |
·河流水文特征 | 第22页 |
·土壤植被 | 第22-23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23页 |
·布局与建筑特色 | 第23-30页 |
·格局特色 | 第23-25页 |
·建筑特色 | 第25-30页 |
·研究价值分析 | 第30-34页 |
·历史价值 | 第30-31页 |
·经济价值 | 第31-32页 |
·文化价值 | 第32-34页 |
·旅游价值 | 第34页 |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古村落的调查对比研究 | 第34-41页 |
·塔尔坡古村落调查 | 第35-39页 |
·康家坪古村落调查 | 第39页 |
·安汾古村落调查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特色与价值 | 第41页 |
·三种不同发展阶段对比研究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云丘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 第43-52页 |
·云丘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优点 | 第43-48页 |
·“修旧如旧”的对已损坏古村落复原 | 第43-45页 |
·注重原住民的保有 | 第45-47页 |
·保护中注重了本地特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 第47页 |
·保护中注重了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 第47-48页 |
·云丘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 | 第48-52页 |
·村落街巷肌理容易被破坏 | 第48-49页 |
·原有或不存在建筑的复建与仿建的粗糙 | 第49-50页 |
·古村落旅游开发过于商业运作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云丘山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探析 | 第52-59页 |
·政府及民间组织的作用 | 第52-53页 |
·政府引导作用 | 第52页 |
·民间组织推动作用 | 第52-53页 |
·因地制宜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 第53页 |
·渐进式开发有机更新 | 第53-54页 |
·合理开发旅游 | 第54-55页 |
·古村落原住村民的保留策略 | 第55-56页 |
·保持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传承及地域特色 | 第56-57页 |
·提高古村落村民文化遗产保护和参与意识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7-78页 |
承诺书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