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五、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投放现状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投放的主要形式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投放的不足 | 第22-24页 |
第四节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投放的效果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模式运行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模式特点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的具体实施方式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的投放对象和范围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办贷模式推广的现实作用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第一节 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36页 |
第二节 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大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评级授信工作不规范 | 第37页 |
第四节 授信额度不合理 | 第37-38页 |
第五节 后续管理不到位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阳光信贷”模式的思考 | 第40-46页 |
第一节 统一思想认识,建立“阳光信贷”工作长效机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严控操作程序,提升“阳光信贷”授信质量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实行额度调整,完善“阳光信贷”授信机制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强化基础工作,推进“阳光信贷”工作有效开展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健全责任机制,把握“阳光信贷”后续管理关口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