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优化设计与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生态学基础理论 | 第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9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2-17页 |
·朝阳镇概况 | 第12-14页 |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气候 | 第12-13页 |
·地质地貌 | 第13页 |
·水文及水资源 | 第13-14页 |
·社会经济与区域性质和功能定位 | 第14-15页 |
·社会经济 | 第14-15页 |
·区域性质和功能定位 | 第15页 |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第15-17页 |
3 朝阳镇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第17-33页 |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 第17-21页 |
·生态适宜性评价 | 第21-26页 |
·朝阳镇现有生态环境调查结果 | 第21-24页 |
·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 | 第24-26页 |
·生态敏感性评价 | 第26-31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第31-33页 |
4 朝阳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 | 第33-38页 |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 | 第33-34页 |
·以区域相似性特征为基础 | 第33页 |
·突出城镇功能和城镇性质 | 第33页 |
·现状与远景相结合 | 第33-34页 |
·协调性及相容性 | 第34页 |
·有利于完整性和便于管理 | 第34页 |
·朝阳镇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 第34-36页 |
·朝阳镇各环境功能分区环境管理要点 | 第36-38页 |
5 结论 | 第38-40页 |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