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黄河三角洲地区野大豆耐盐性评价及营养分析

缩略词和符号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土壤盐渍化概况第11页
   ·野大豆资源概况第11-13页
     ·野大豆的生物学特征第11-12页
     ·野大豆的分布及生境第12页
     ·野大豆的价值第12-13页
   ·盐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第13-16页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第13-14页
     ·盐碱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4页
     ·盐胁迫对植物的细胞膜影响第14页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14-15页
     ·盐胁迫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第15-16页
     ·盐胁迫对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6页
   ·植物耐盐机理第16-17页
     ·离子区域化作用第16-17页
     ·渗透调节作用第17页
   ·野大豆研究进展第17-19页
     ·野大豆耐盐性研究进展第17-19页
     ·野大豆营养成分研究进展第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野大豆萌发期实验第21-30页
   ·实验材料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页
   ·测定指标第21页
   ·数据分析第21-22页
     ·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第2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不同NaCl浓度对野大豆发芽率的影响第22-23页
     ·不同的NaCl浓度对野大豆的发芽势影响第23-24页
     ·不同的NaCl浓度对野大豆发芽指数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的NaCl浓度对野大豆胚根长的影响第25-26页
     ·不同的NaCl浓度对野大豆下胚轴长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盐浓度下野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第27-28页
   ·讨论第28-30页
第三章 野大豆苗期实验第30-63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苗期实验方法第30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0-36页
     ·叶面积的测定第30-31页
     ·根冠比的测定第31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31-32页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32-33页
     ·SOD、POD、CAT酶活性的测定第33-34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4-35页
     ·MDA的测定第35-36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53页
     ·NaCl胁迫对不同地区的野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6-41页
     ·不同的NaCl浓度对野大豆苗期叶面积的影响第41-42页
     ·不同的NaCl浓度对野大豆苗期根冠比的影响第42-43页
     ·不同的盐胁迫对野大豆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不同的盐胁迫对野大豆的脯氨酸的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的盐胁迫对野大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的NaCl浓度下野大豆SOD酶活性的影响第46-48页
     ·不同的NaCl胁迫下CAT活性的变化第48-50页
     ·不同的NaCl胁迫下POD活性的影响第50-52页
     ·不同的盐浓度下MDA含量的变化第52-53页
     ·不同的盐浓度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53页
   ·耐盐性综合评价第53-55页
   ·讨论第55-63页
     ·盐胁迫对根冠比的影响第55页
     ·盐胁迫对叶面积的影响第55页
     ·NaCl胁迫对野大豆苗期渗透调节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55-58页
     ·抗氧化酶系统及MDA的影响第58-61页
     ·叶绿素含量第61-63页
第四章 野大豆营养成分分析第63-67页
   ·实验材料第63页
   ·实验方法第63-64页
     ·脂肪含量的测定:索式提取法第63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第63页
     ·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第63-64页
     ·黑色素的测定第6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讨论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规模优化研究
下一篇:干旱胁迫下氮素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