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第16-20页 |
·评价过程存在的重复性计算问题 | 第20-26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数据收集 | 第26-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页 |
·研究数据收集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重复性计算产生的原因 | 第29-39页 |
·评估过程中产生重复性计算的原因 | 第29-37页 |
·湿地生态系统各服务间权重关系的不确定性 | 第30-31页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受益人”关系的复杂性 | 第31-34页 |
·湿地生态系统各服务内部的动态性 | 第34-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网络矩阵模型的重复性计算解决思路 | 第39-55页 |
·网络矩阵模型的构建基础 | 第39-40页 |
·网络矩阵模型的基本体系 | 第40-53页 |
·网络矩阵模型框架 | 第41-42页 |
·预先分析和转换系数 | 第42-43页 |
·基本网络结构预先分析 | 第43-48页 |
·复杂网络结构预先分析 | 第48-51页 |
·常规分析结果及对比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重分析 | 第55-6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55-56页 |
·地理位置 | 第55-56页 |
·地形地貌 | 第56页 |
·气候条件 | 第56页 |
·资源情况 | 第56页 |
·研究方法 | 第56-60页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价值评价方法 | 第57-59页 |
·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双台河口湿地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第60-63页 |
·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分析 | 第63-64页 |
·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重分析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基于网络矩阵模型的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重复性计算剔除研究 | 第69-87页 |
·研究方法 | 第70-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83页 |
·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网络矩阵模型验证 | 第72-76页 |
·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网络矩阵模型预先分析 | 第76-79页 |
·基于网络矩阵模型的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重复性计算剔除 | 第79-82页 |
·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货币化研究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不同评价方法对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比较 | 第87-9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3页 |
·常规能值方法评价分析 | 第87-91页 |
·不同研究方法结果对比 | 第91-93页 |
·讨论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99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创新点 | 第97页 |
·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8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