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三、写作思路 | 第10-11页 |
一、对死刑限制的思考 | 第11-20页 |
(一) 死刑的弊端 | 第11-13页 |
(二) 我国的死刑限制理论 | 第13-15页 |
(三) 我国实行限制死刑的原因 | 第15-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二、对我国死刑现状的分析 | 第20-34页 |
(一) 死刑的立法现状 | 第20-28页 |
(二)死刑的司法现状 | 第28-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三、从立法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34-43页 |
(一) 规范立法用语,明确适用范围 | 第34页 |
(二) 扩大限制适用死刑的对象 | 第34-36页 |
(三) 增加严重暴力犯罪的情节规定 | 第36-38页 |
(四) 加大削减死刑罪名 | 第38-40页 |
(五) 调整刑罚结构 | 第40-41页 |
(六) 增设死刑赦免制度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四、从司法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43-48页 |
(一) 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刑事审判理念 | 第43页 |
(二) 正确引导民意,理性对待民愤 | 第43-44页 |
(三) 废除案件请示制度,贯彻上下级法院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 第44页 |
(四) 正确适用死缓以限制死刑 | 第44-45页 |
(五) 进一步完善死刑复核程序 | 第45-46页 |
(六) 实行二审死刑案件的普遍开庭审理 | 第46-47页 |
(七) 适当引入刑事和解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