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IPv6环境下应用层组播Overlay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1页
   ·论文结构第11-13页
第2章 应用层组播介绍第13-23页
   ·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第13-14页
     ·覆盖网络的定义第13页
     ·覆盖网络的应用第13页
     ·覆盖网络的优势第13-14页
     ·覆盖网络的代价第14页
   ·应用层组播介绍第14-15页
     ·应用层组播的定义第14页
     ·应用层组播的优势第14-15页
     ·应用层组播与网络层组播性能的比较第15页
   ·应用层组播数学模型及优化目标第15-16页
   ·应用层组播协议和算法的分类及分析第16-18页
   ·应用层组播典型协议介绍第18-22页
     ·Narada第18-19页
     ·Yoid第19-20页
     ·Scattercast第20-21页
     ·ALMI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IPv6组播技术第23-27页
   ·IPv6第23-25页
     ·IPv6数据报格式第23-24页
     ·IPv6地址类型第24-25页
   ·IPv6组播技术第25-26页
   ·IPv6的QOS机制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4章 Host Multicast应用层组播协议原理及分析第27-34页
   ·Host Multicast概述第27-29页
     ·Host Multicast基本框架第27页
     ·组标识和会话目录第27-28页
     ·UDP隧道第28-29页
   ·HMTP协议介绍第29-31页
     ·HMTP协议基本原理第29页
     ·HMTP生成树接点加入第29-30页
     ·HMTP生成树维护和成员离开第30-31页
     ·HMTP生成树优化第31页
     ·HMTP生成树断裂恢复第31页
     ·HMTP生成树中环路检测和处理第31页
   ·HMTP协议性能优化问题第31-33页
     ·延迟测算第31-32页
     ·节点加入延迟和临时节点互连第32页
     ·U-Turn和三角的优化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5章 Host Multicast应用层组播协议的改进第34-51页
   ·Host Multicast应用层组播协议的缺陷第34-36页
   ·多层覆盖网络设计思想第36-37页
     ·自治系统及域的划分第36-37页
     ·设计思想第37页
   ·多层覆盖网络模型第37-40页
     ·自治系统内应用层组播结构第38页
     ·自治系统间应用层组播结构第38-39页
     ·形式化问题定义第39-40页
   ·多层覆盖算法介绍第40-46页
     ·TCP隧道模式第40页
     ·自治系统标识和组播会话第40页
     ·数据结构第40-41页
     ·组成员加入和离开算法第41-44页
     ·数据转发树修复算法第44-45页
     ·环状结构节点离开修复算法第45-46页
   ·多层覆盖网络协议性能优化第46-49页
     ·算法约束条件第46-47页
     ·多层覆盖网络最优生成树和最优环第47-48页
     ·生成树性能优化第48-49页
       ·节点失效生成树优化第48页
       ·三角问题第48-49页
       ·环路检测第49页
     ·环结构性能优化第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6章 仿真与分析第51-60页
   ·仿真试验平台第51-53页
     ·NS介绍第51-52页
     ·GT-ITM介绍第52-53页
   ·协议性能评估第53-5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9页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54-56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6-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7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本文总结第60-61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UCON的物联网环境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应用
下一篇:基于SPIN的802.1X协议形式化验证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