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绿色碳汇传播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绿色碳汇传播的概念、内容及意义第16-21页
   ·绿色碳汇传播的概念第16-17页
   ·绿色碳汇传播的内容第17-18页
   ·绿色碳汇传播的意义第18-21页
3 绿色碳汇传播的主体与受众第21-24页
   ·绿色碳汇传播的主体第21-22页
   ·绿色碳汇传播的受众第22-24页
4 绿色碳汇传播的主要媒介第24-28页
   ·报刊媒体第24-25页
   ·网络媒体第25-28页
5 我国绿色碳汇传播的现状第28-33页
   ·传播方式日益增多,参与度较低第28-29页
   ·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个人参与较少第29-30页
   ·传播相关政策较多,生动故事较少第30-31页
   ·书籍以专业性为主,读者接受度较低第31-33页
6 我国绿色碳汇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第33-42页
   ·绿色碳汇媒体传播现状第33-38页
     ·报道数量偏少,缺乏连续性第33-35页
     ·报道内容枯燥,缺少趣味性第35-36页
     ·报道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第36-37页
     ·报道与热点存在偏差,吻合性差第37-38页
   ·媒体在绿色碳汇传播中出现的问题第38-42页
     ·混淆概念第38-39页
     ·虚构名词第39页
     ·过分夸大林业碳汇作用第39页
     ·虚假、不实报道第39-40页
     ·引用政策、文件有误第40页
     ·误认为碳储量可以交易第40-42页
7 增强绿色碳汇传播效果的对策第42-48页
   ·全社会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意识”第42-43页
   ·政府加强主导、监督与检查职能第43-44页
   ·媒体丰富传播形式,增强内容贴近性第44-46页
   ·绿色碳汇志愿者充分发挥宣传作用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个人简介第51-52页
导师简介第52-53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融合与铱星通信技术的林火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故宫家具纹饰图案的分形表征及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