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影响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第二章 位错理论及SDM反演方法 | 第14-21页 |
| ·均匀半空间位错理论 | 第15-16页 |
| ·水平层状模型位错理论 | 第16-18页 |
| ·球体位错理论 | 第18-19页 |
| ·基于位错理论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不同位错模型的同震形变结果差异 | 第21-35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不同位错模型的同震形变分析 | 第21-29页 |
| ·基于不同地球模型计算得到的芦山地震同震形变 | 第29-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基于球体位错理论的地形变分析 | 第35-44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地震破裂模型参数-断层参数与震级 | 第35-37页 |
| ·针对不同类型地震的形变响应分析 | 第37-41页 |
| ·震例检验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反演计算中地球的层状构造的影响 | 第44-52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层状构造对走滑地震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层状构造对逆冲地震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六章 地球的层状构造对昆仑山地震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52-63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昆仑山地震GPS同震形变场 | 第52-55页 |
| ·昆仑山地震断层滑动反演结果 | 第55-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64页 |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