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摘要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9页 |
1 科学问题 | 第12-14页 |
2 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3 论文工作量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岷江上游区域地质地貌背景 | 第19-25页 |
引言 | 第19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2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研究区水文气象特征 | 第21-22页 |
·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 | 第22-25页 |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22-23页 |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岷江上游理县湖相沉积剖面的年代学研究 | 第25-36页 |
引言 | 第25页 |
·研究剖面地层特征 | 第25-26页 |
·研究剖面的年代学研究 | 第26-36页 |
·光释光测年原理 | 第26-27页 |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27-28页 |
·等效剂量的测量 | 第28-33页 |
·环境剂量率的测量 | 第33页 |
·测年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岷江上游理县湖相沉积剖面的软沉积变形研究 | 第36-51页 |
引言 | 第36页 |
·震积层软沉积变形研究现状 | 第36-38页 |
·理县湖相沉积剖面软沉积变形的类型及特征 | 第38-48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理县湖相沉积剖面的粒度记录与地震事件研究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页 |
·粒度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第51-52页 |
·粒度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研究剖面物源探讨 | 第53-56页 |
·粒度记录可能揭示的构造事件 | 第56-61页 |
第五章 理县湖相沉积剖面的磁化率记录与地震事件研究 | 第61-68页 |
引言 | 第61页 |
·磁化率测试 | 第61-62页 |
·分粒级磁化率测试 | 第62页 |
·磁化率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分粒级磁化率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磁化率可能揭示的构造事件 | 第66-68页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滑坡促发因素分析 | 第68-76页 |
引言 | 第68页 |
·岷江上游降雨引起滑坡的可能性 | 第68-71页 |
·岷江上游滑坡形态特征 | 第71-72页 |
·岷江上游滑坡的空间分布支持地震促发 | 第72-74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74-7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6-79页 |
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第76-77页 |
2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77页 |
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1 岷江上游历史地震目录(Ms≥4.0)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个人简介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