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论文

福建省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知信行调查及干预研究

缩略词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5页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第15-18页
   ·痴呆的流行状况第15页
   ·老年痴呆照顾者的基本情况第15-16页
   ·痴呆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第16页
   ·痴呆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第16页
   ·痴呆照顾者的知信行研究情况第16-18页
 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8页
 3 研究目的第18-19页
 4 研究意义第19页
 5 研究的理论框架第19-21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9-20页
   ·“知信行”(KAP)模式第20页
   ·赋能理论第20-21页
 6 操作性定义第21-24页
   ·老年期痴呆患者第21-22页
   ·照顾者第22页
   ·生活质量第22页
   ·社会支持第22页
   ·知信行第22页
   ·照顾者积极感受第22-23页
   ·应对方式第23页
   ·赋能第23-24页
 7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24页
 8 研究的伦理问题第24-25页
第二章 痴呆照顾者知识评价量表的初步建立及信效度评价第25-50页
 1 研究目的第25页
 2 方法及步骤第25-29页
   ·形成初始问卷第25页
   ·德尔菲专家函询第25-26页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及结构效度第26-28页
   ·量表的重测信度第28页
   ·量表的区分效度第28-29页
 3 质量控制第29页
 4 结果第29-47页
   ·专家的基本情况第29页
   ·专家积极系数第29页
   ·专家权威系数第29-30页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第30页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变异系数第30-31页
   ·五轮专家函询结果第31-44页
   ·表面效度第44-45页
   ·内容效度第45页
   ·内部一致性信度第45-46页
   ·结构效度第46页
   ·重测信度第46页
   ·区分效度第46-47页
 5 讨论第47-50页
   ·DCKS的研制对评价痴呆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十分必要第47页
   ·痴呆照顾者知识评价量表的内容能够代表主题,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第47-48页
   ·痴呆照顾者知识评价量表的结构合理第48页
   ·痴呆照顾者知识评价量表的条目内部一致性较好第48-49页
   ·痴呆照顾者知识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区分不同职业人群的测试结果第49页
   ·量表的应用前景第49-50页
第三章 福建省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知信行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50-85页
 第一部分 横断面调查研究第50-76页
  1 研究目的第50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50-54页
   ·研究对象第50页
   ·样本量的确定第50页
   ·研究工具(具体量表见附录)第50-53页
   ·收集资料方法第53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53页
   ·质量控制第53-54页
  3 结果第54-65页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第54-56页
   ·福建省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照顾知识、照顾者积极感受、应对方式现状第56-60页
   ·福建省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第60-65页
  4 讨论第65-76页
   ·福建省养老机构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基本情况、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知信行的现状分析第65-69页
   ·福建省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第69-76页
 第二部分 质性访谈第76-85页
  1 研究目的第76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76-77页
   ·研究对象第76页
   ·样本量的确定第76页
   ·研究方法第76-77页
   ·访谈问题第77页
   ·质量控制第77页
  3 结果第77-82页
   ·主题 1:照顾知识培训第77-79页
   ·主题 2:照顾体验第79-82页
   ·主题 3:应对能力第82页
  4 讨论第82-85页
   ·痴呆患者照顾者素质高低不等,护理知识技能仍需提高第82-83页
   ·痴呆照顾者照顾信念较强而工作困难多第83页
   ·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应对能力因人而异第83页
   ·对养老机构管理者的建议第83-85页
第四章 福州市养老机构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赋能干预研究第85-103页
 1 研究目的第85页
 2 方法第85-87页
   ·研究对象第85页
   ·样本量的确定第85页
   ·干预方法第85-87页
   ·评价工具第87页
   ·统计方法第87页
   ·质量控制第87页
 3 结果第87-98页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第87-89页
   ·干预前组间比较结果第89-90页
   ·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第90页
   ·干预组干预前后效果第90页
   ·对照组干预前后效果第90-91页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SRS总分、SSRS客观支持分和DCKS照顾知识分的干预效果比较第91-94页
   ·赋能培训参与情况第94页
   ·赋能干预中护理员情感分享第94-95页
   ·赋能培训中照顾者个人计划完成情况第95页
   ·赋能培训内容反馈情况第95-96页
   ·赋能培训效果反馈情况第96-97页
   ·赋能培训对照顾痴呆老人知识、信念、应对能力提高的反馈情况第97-98页
   ·赋能干预收集的意见及建议第98页
 4 讨论第98-103页
   ·对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进行的培训很有必要,赋能干预方式值得尝试第98-99页
   ·赋能干预能够提高干预对象的生活质量第99页
   ·赋能干预能够提高干预对象的社会支持第99-100页
   ·赋能干预能够提高干预对象的照顾知识第100页
   ·赋能干预能够提高干预对象的应对能力第100-101页
   ·对养老机构痴呆照顾者进行的赋能干预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受到干预对象好评第101-102页
   ·赋能干预活动有助于干预对象分享情感,加强沟通交流第102页
   ·赋能培训有助于干预对象转变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02-103页
第五章 结论第103-106页
 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2 研究的指导意义第104-105页
 3 研究的不足第105页
 4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5页
附录一 调查量表第115-122页
 痴呆照顾者调查问卷第115页
 照顾者一般资料第115-116页
 SF‐12 生活质量调查表第116-117页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第117-119页
 痴呆照顾者知识评价量表(DCKS)第119-120页
 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第120-121页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第121-122页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第122-124页
综述第124-132页
 参考文献第129-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物自我管理模式对MCI合并血管危险因素的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福建省烧伤疼痛管理研究现状及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