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不同灸量对哮喘新西兰兔细支气管组织形态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12页 |
| 1、实验动物 | 第12页 |
| 2、实验器材 | 第12页 |
| 3、主要实验药物 | 第12页 |
| 4、主要实验试剂 | 第12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12-16页 |
| 1、干预前的准备 | 第12-13页 |
| 2、动物处理 | 第13-14页 |
| 3、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14-15页 |
| 4、新西兰兔胸部红外热像图分析 | 第15-16页 |
| 三、检测指标 | 第16页 |
| 四、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 结果 | 第17-22页 |
| 一、从形态学上观察新西兰兔气道结构的变化 | 第17-19页 |
| 二、不同灸量对新西兰兔胸部温度影响的结果 | 第19-22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22-29页 |
| 一、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 | 第22-23页 |
| 1、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22页 |
| 2、西医治疗 | 第22-23页 |
| 二、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 | 第23-24页 |
| 1、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23-24页 |
| 2、中医治疗 | 第24页 |
| 三、三伏灸对本病的治疗 | 第24-26页 |
| 1、三伏灸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2、三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及贴敷药物的选择 | 第25页 |
| 3、三伏灸的现代研究 | 第25-26页 |
| 4、灸量与疗效的关系 | 第26页 |
| 四、“气至病所”现象分析 | 第26-29页 |
| 1、“气至病所”的古代描述 | 第26-27页 |
| 2、“气至病所”的客观体现 | 第27-29页 |
| 结论 | 第2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附录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文献综述 | 第36-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作者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