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31页 |
| ·选题的依据 | 第10-13页 |
|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导向 | 第11-12页 |
| ·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第14-15页 |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 ·合时间性特质 | 第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梳理与归总 | 第19-26页 |
| ·国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轨迹与现状总结. 17 | 第26-28页 |
| ·《教师专业标准》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9 | 第28-31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1-36页 |
|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 第31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调查对象 | 第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31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31-34页 |
| ·案例分析法 | 第34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34-35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35-36页 |
| 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案例分析 | 第36-46页 |
| ·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第36-38页 |
| ·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 第38页 |
| ·教学实践分析 | 第38-43页 |
| ·教学内容 | 第39页 |
| ·教学方法 | 第39-41页 |
| ·教育实习 | 第41-43页 |
| ·成绩评定 | 第43页 |
| ·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第43-46页 |
| 4 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46-49页 |
| ·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创新能力不足 | 第46-47页 |
| ·体育教师对《教师专业标准》关注度不够 | 第47页 |
| ·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专业标准》不兼容 | 第47-48页 |
|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 第48页 |
| ·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口径较狭窄 | 第48-49页 |
| 5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考 | 第49-55页 |
| ·对接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关注市场需求 | 第49-50页 |
| ·落实学分制,提高人才培养灵活性 | 第50-51页 |
| ·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 第51页 |
| ·夯实基本技能,强化资格认定 | 第51-52页 |
|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52页 |
| ·解放思想观念,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 第52-53页 |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化发展 | 第53-55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所需 | 第55页 |
| ·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55页 |
| ·缺少与东盟对接 | 第55页 |
| ·建议 | 第55-57页 |
|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 第55-56页 |
| ·建立保障机制 | 第56页 |
| ·建立“校中校”的合作平台,加快国际化进程 | 第56-57页 |
| 7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 1 | 第63-66页 |
| 附录 2 | 第66-69页 |
| 附录 3 | 第69-72页 |
| 附录 4 | 第72-73页 |
| 附录 5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