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综述 | 第12-27页 |
一、中医对经络的认识 | 第12-13页 |
1 经络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二、中医对经穴及经渠穴的认识 | 第13-16页 |
1 经穴 | 第13-14页 |
2 经渠穴 | 第14-16页 |
三、中医对脑的认识 | 第16-17页 |
1 经络基本概念 | 第17页 |
四、中医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 | 第17-19页 |
1 病因病机 | 第18页 |
2 辨证治疗 | 第18-19页 |
3 治则治法 | 第19页 |
五、腔隙性脑梗死的针灸治疗 | 第19-22页 |
1 基本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2 针灸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20-22页 |
六、现代医学对腔隙性脑梗死认识 | 第22-24页 |
1 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2-23页 |
2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 | 第23-24页 |
3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 | 第24页 |
七、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 | 第24-27页 |
1 血流速度 | 第24-25页 |
2 TCD临床诊断意义 | 第25页 |
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临床应用 | 第25-27页 |
实验研究 | 第27-36页 |
1 资料 | 第27-28页 |
·一般资料 | 第27页 |
·诊断标准 | 第27页 |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27-28页 |
2 实验研究 | 第28页 |
·实验环境 | 第28页 |
·实验器材 | 第28页 |
·试验时间 | 第28页 |
3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取穴 | 第28页 |
·针刺方法 | 第28页 |
·实验操作 | 第28页 |
·数据监测与记录 | 第28-29页 |
·数据统计 | 第29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9-36页 |
·针刺患者左侧经渠穴对右侧大脑前动脉(RACA)血流速度的影响 | 第29页 |
·针刺患者左侧经渠穴对左侧大脑前动脉(LACA)血流速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针刺患者左侧经渠穴对双侧大脑前动脉(ACA)PI及RI值的影响 | 第30-36页 |
讨论 | 第36-42页 |
一、TCD对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意义 | 第36页 |
二、脑血流量 | 第36-37页 |
三、大脑前动脉的生理解剖 | 第37页 |
四、脑底动脉环(Willis 动脉环) | 第37-38页 |
五、针灸对气血的影响 | 第38-39页 |
六、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 | 第39页 |
七、选穴意义 | 第39-40页 |
八、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页 |
九、实验意义 | 第40-41页 |
十、针灸治疗中风的不足与前景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