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POP铷原子钟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POP铷原子钟的结构 | 第15-17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DFB半导体激光器自动稳频系统的设计 | 第20-36页 |
| ·DFB半导体激光器介绍 | 第20-22页 |
| ·DFB半导体激光器的原理及特点 | 第20-21页 |
| ·DFB半导体激光器与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比较 | 第21-22页 |
| ·基于饱和吸收自动稳频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DFB激光器自动稳频系统设计 | 第23-31页 |
| ·系统整体设计 | 第23-24页 |
|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4-26页 |
|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第26-30页 |
| ·自动稳频系统上位机界面的开发 | 第30-31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AOM驱动电路系统的实现 | 第36-62页 |
| ·AOM驱动电路的功能介绍 | 第36-37页 |
| ·频率合成技术概述和DDS工作原理 | 第37-40页 |
| ·频率合成技术概述 | 第38-39页 |
| ·DDS的工作原理 | 第39-40页 |
| ·AD9910 芯片选型和介绍 | 第40-42页 |
| ·FPGA器件及硬件描述语言介绍 | 第42-44页 |
| ·FPGA概述和Cyclone II系列FPGA芯片介绍 | 第42-43页 |
|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及开发环境Quartus II介绍 | 第43-44页 |
| ·基于FPGA+DDS的AOM驱动系统的实现 | 第44-53页 |
|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44页 |
| ·FPGA与AD9910 的硬件连接 | 第44-47页 |
| ·FPGA+AD9910 的串行控制编程 | 第47-53页 |
| ·AOM驱动信号发生模块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 ·脉冲激光功率稳定 | 第54-59页 |
| ·激光功率稳定方案 | 第54-56页 |
| ·脉冲激光功率稳定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6-57页 |
| ·数字PID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 | 第57-59页 |
| ·探测脉冲激光功率稳定模块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9-62页 |
| 第四章 铷钟闭环锁定电路的实现 | 第62-86页 |
| ·POP铷原子钟频率闭环锁定原理 | 第62-64页 |
| ·数字伺服控制器设计 | 第64-69页 |
| ·PID控制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65-67页 |
| ·数字PID控制系统结构 | 第67-68页 |
| ·POP铷钟闭环锁定的数字控制环路 | 第68-69页 |
| ·POP铷原子钟闭环锁定系统设计 | 第69-81页 |
|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69-71页 |
| ·系统各主要芯片的选型和介绍 | 第71-73页 |
| ·系统主要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73-77页 |
| ·芯片间的硬件连接接口 | 第77-81页 |
| ·系统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 第81-86页 |
| ·CCS(Code Composer Studio)开发环境介绍 | 第81-82页 |
| ·PID控制程序设计 | 第82-83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3-8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90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6-87页 |
| ·未来可持续深入的工作 | 第87-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