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快速经济施工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碾压混凝土坝的产生及发展 | 第11-12页 |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的几种新思路 | 第12-13页 |
·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官地水电站工程简介 | 第16-26页 |
·工程概况 | 第16页 |
·官地水电站建设的意义 | 第16-17页 |
·水文气象地质资料 | 第17页 |
·坝址选择及坝型比较 | 第17-18页 |
·碾压混凝土坝体构造 | 第18-23页 |
·碾压混凝土大坝坝体断面设计 | 第18-20页 |
·碾压混凝土大坝坝内廊道系统 | 第20-21页 |
·碾压混凝土大坝坝体防渗和排水 | 第21页 |
·碾压混凝土大坝混凝土分区 | 第21-23页 |
·可研阶段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组织 | 第23-25页 |
·可研阶段拟定的施工方案 | 第23-24页 |
·可研阶段混凝土浇筑强度分析 | 第24页 |
·可研阶段拟定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快速施工研究 | 第26-45页 |
·提高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施情况 | 第26-27页 |
·设计优化 | 第27-29页 |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第27-29页 |
·将现浇廊道优化为预制混凝土廊道 | 第29页 |
·快速施工方案及仿真计算分析 | 第29-39页 |
·施工分区及入仓方案优化 | 第29-36页 |
·投标阶段碾压混凝土施工分区入仓方案 | 第29-32页 |
·优化后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分区入仓方案 | 第32-33页 |
·自卸汽车直接入仓分析 | 第33-34页 |
·自卸汽车+满管溜槽入仓分析 | 第34页 |
·取消皮带机入仓方式 | 第34页 |
·入仓.碾压混凝土入仓方式 | 第34-35页 |
·跨中孔坝段入仓方式研究 | 第35-36页 |
·跨廊道入仓方式研究 | 第36页 |
·固结灌浆方式优化 | 第36-37页 |
·仿真计算分析 | 第37-39页 |
·投标阶段推荐方案的仿真计算 | 第37-38页 |
·优化方案的仿真计算及分析 | 第38-39页 |
·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工艺优化 | 第39-43页 |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 第39页 |
·碾压混凝土斜层碾压工艺 | 第39-40页 |
·碾压混凝土入仓、平仓、摊铺 | 第40-41页 |
·碾压 | 第41-42页 |
·伸缩缝施工 | 第42页 |
·养护及喷雾 | 第42页 |
·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 第42-43页 |
·施工管理措施 | 第43-44页 |
·现场组织管理体系 | 第43页 |
·仓面设计管理 | 第43页 |
·增加设备资源投入 | 第43-44页 |
·增加人力资源投入 | 第44页 |
·增加设备备品备件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温控防裂研究 | 第45-70页 |
·温控标准及可研阶段的温控措施 | 第45-47页 |
·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 | 第45页 |
·官地大坝温控防裂特点 | 第45-46页 |
·温度控制标准 | 第46-47页 |
·温控防裂措施 | 第47页 |
·坝体内部最高温度对升程的敏感性 | 第47-48页 |
·高温季节高温时段的温控措施 | 第48-53页 |
·出机.温度控制 | 第48-49页 |
·优化碾压混凝土配合比 | 第48页 |
·降低出机.温度 | 第48-49页 |
·降低碾压混凝土浇筑温度 | 第49-50页 |
·温控效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出机.温度检测 | 第50-51页 |
·入仓温度检测 | 第51页 |
·浇筑温度检测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水管冷却 | 第53-68页 |
·水管冷却敏感性分析 | 第53-55页 |
·水管冷却温差标准 | 第53页 |
·冷却水管布置 | 第53-54页 |
·冷却水温 | 第54页 |
·冷却时间 | 第54-55页 |
·水管内的最大流速估算 | 第55-56页 |
·碾压混凝土试验块温控参数反演 | 第56-58页 |
·通水冷却目标 | 第58页 |
·通水冷却方案的确定 | 第58-59页 |
·冷却水管施工过程控制 | 第59-60页 |
·水管布置 | 第59页 |
·水管的连接与封堵 | 第59-60页 |
·水管的防护 | 第60页 |
·一期通水实施情况 | 第60-64页 |
·制冷水通水冷却 | 第60-62页 |
·常温水通水冷却 | 第62页 |
·一期通水实施结果 | 第62-63页 |
·一期通水实施体会 | 第63-64页 |
·中期通水实施过程 | 第64-68页 |
·中期通水区域划分 | 第64-67页 |
·中期通水实施结果 | 第67-68页 |
·中期通水实施体会 | 第68页 |
·后期通水实施情况 | 第68页 |
·控制标准 | 第68页 |
·后期冷却效果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经济对比分析 | 第70-74页 |
·提前发电实际获得的收益 | 第70页 |
·提前发电增加的投入 | 第70-73页 |
·通水冷却增加的费用 | 第70-72页 |
·增加冷却水主供水管路的费用 | 第72页 |
·变态混凝土方量增加而引起的费用增加 | 第72-73页 |
·温控碾压混凝土方量增加而引起的费用增加 | 第73页 |
·增加模板费用 | 第73页 |
·增加拌和系统备品备件费用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取得的经验 | 第74-75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