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物转让中的利益平衡与制度选择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2 国外抵押物转让制度比较及评析 | 第12-15页 |
·德国立法 | 第12-13页 |
·法国立法 | 第13页 |
·日本立法 | 第13-15页 |
3 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的立法及检讨 | 第15-23页 |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 | 第15-16页 |
·大陆地区抵押物转让的立法现状 | 第16-19页 |
·《民通意见》的规定 | 第16-17页 |
·《担保法》的规定 | 第17-18页 |
·《担保法解释》的规定 | 第18-19页 |
·《物权法》的规定 | 第19页 |
·我国抵押转让制度之缺陷 | 第19-23页 |
·对抵押人的严格限制 | 第19页 |
·对抵押权人的不当保护 | 第19-20页 |
·转让抵押物的条件 | 第20页 |
·受让人的权利 | 第20-23页 |
4 抵押物转让关系的利益平衡 | 第23-31页 |
·抵押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3-27页 |
·抵押关系当事人利益分析 | 第27-29页 |
·抵押人的双赢 | 第27页 |
·保障抵押权人债权的实现 | 第27-28页 |
·第三人交易安全问题 | 第28-29页 |
·抵押物的转让与当事人利益的冲突 | 第29-31页 |
5 抵押物转让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31-49页 |
·各国平衡抵押物转让当事人利益的立法模式 | 第31-42页 |
·追及主义 | 第31-34页 |
·限制处分 | 第34-36页 |
·价金物上代位 | 第36-38页 |
·涤除权 | 第38-39页 |
·物上代位与追及制度 | 第39-40页 |
·替代清偿制度 | 第40-42页 |
·完善我国抵押物转让规则的模式选择 | 第42-45页 |
·物上追及与物上代位相容 | 第42-43页 |
·追及力与转让行为相容性 | 第43页 |
·权利瑕疵担保 | 第43-45页 |
·未公示抵押物转让规则 | 第45-49页 |
·动产抵押立法选择 | 第45-46页 |
·我国动产抵押之状况 | 第46-48页 |
·善意取得制度之适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及学术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