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均相氧化制备过氧化物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 ·有机过氧化物 | 第11-13页 |
| ·有机过氧化物的性质 | 第11-12页 |
| ·有机过氧化物的用途 | 第12-13页 |
| ·有机过氧化物生产方式 | 第13页 |
| ·烷烃氧化反应 | 第13-16页 |
| ·低碳烷烃催化氧化反应 | 第13-15页 |
| ·非均相氧化反应中均相反应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 ·低碳烷烃均相氧化反应 | 第16-25页 |
| ·低碳烷烃均相氧化反应及反应机理 | 第16-20页 |
| ·丙烷均相氧化反应及反应机理 | 第20-24页 |
| ·均相氧化反应中壁面效应 | 第24-25页 |
| ·过氧化物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 ·碘量法 | 第25-26页 |
| ·分光光度法 | 第26页 |
| ·荧光法 | 第26-27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7-28页 |
| ·气相色谱法 | 第28-29页 |
| ·电化学方法 | 第29-30页 |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 ·丙烷均相氧化反应 | 第30-32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0页 |
| ·反应流程及装置 | 第30-31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1-32页 |
| ·产物分析 | 第32-35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2页 |
| ·活性氧含量分析 | 第32页 |
| ·过氧化氢含量分析 | 第32-33页 |
| ·气相产物分析 | 第33页 |
| ·液相产物分析 | 第33页 |
| ·液相产物的质谱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 第3章 主要气液相产物定性方法的研究 | 第35-41页 |
| ·气相产物定性 | 第35-36页 |
| ·分析方法 | 第35页 |
| ·气相产物定性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 ·主要液相产物定性 | 第36-37页 |
| ·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液相产物定性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 ·液相产物中有机过氧化物定性 | 第37-41页 |
| ·液相产物GC-MS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8页 |
| ·液相产物LC-MS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 第4章 操作条件优化 | 第41-52页 |
| ·反应物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反应物流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 ·轴向加热温度分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反应器内表面处理 | 第52-62页 |
| ·硝酸处理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处理步骤 | 第52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 ·丙酮处理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处理步骤 | 第53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 ·盐酸处理的影响 | 第54-56页 |
| ·处理步骤 | 第54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 ·第二次盐酸处理的影响 | 第56页 |
| ·处理步骤 | 第56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页 |
| ·酸碱处理的影响 | 第56-58页 |
| ·处理步骤 | 第56-57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 ·H_2还原处理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处理步骤 | 第58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 ·第二次H_2还原处理的影响 | 第59页 |
| ·处理步骤 | 第59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页 |
| ·O_2氧化处理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处理步骤 | 第59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0页 |
| ·NH_4F处理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处理步骤 | 第60页 |
| ·处理后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