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概述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文章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 | 第19-21页 |
·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 | 第21-2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27页 |
·对小额信贷的研究 | 第22-25页 |
·对普惠金融的研究 | 第25-27页 |
3 理论背景研究 | 第27-35页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27-30页 |
·金融深化理论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普惠金融理论 | 第30-35页 |
·普惠金融体系 | 第30-33页 |
·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关系 | 第33-34页 |
·普惠型小额信贷的提出 | 第34-35页 |
4 国外发展小额信贷推行普惠金融的实践 | 第35-40页 |
·国际上小额信贷运行的基本模式 | 第35-38页 |
·福利型小额信贷—孟加拉的乡村银行 | 第35-36页 |
·制度型小额信贷—印尼人民银行模式 | 第36-38页 |
·国外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38-40页 |
5 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的实践 | 第40-50页 |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小额贷款公司政策发展历程 | 第41-43页 |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 第43-49页 |
·小额贷款公司的影响 | 第49-50页 |
6 从普惠金融视角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 第50-59页 |
·微观层面分析 | 第50-52页 |
·贷款模式单一,缺乏金融创新 | 第50-51页 |
·覆盖广度有限,只惠及部分需求群体 | 第51-52页 |
·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风险增大 | 第52页 |
·中观层面分析 | 第52-54页 |
·信用体系不健全,征信平台未开放 | 第52-53页 |
·金融生态环境缺失,金融基础设施太薄弱 | 第53页 |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第53-54页 |
·宏观层面分析 | 第54-59页 |
·相关法律缺位,身份定位模糊 | 第54-55页 |
·金融管制过多,限制发展空间 | 第55页 |
·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 第55-56页 |
·融资渠道受限,资金来源有限 | 第56-57页 |
·税负较重,相关优惠政策不足 | 第57-59页 |
7 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9-68页 |
·公司层面 | 第59-61页 |
·完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机制 | 第60页 |
·坚持细分市场,机构间合作共赢 | 第60-61页 |
·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风控能力 | 第61页 |
·市场层面 | 第61-63页 |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评级机制 | 第62页 |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62-63页 |
·牵手互联网,合作共赢 | 第63页 |
·政府层面 | 第63-68页 |
·加大普惠金融立法力度 | 第64页 |
·放松金融管制,增进市场活力 | 第64-65页 |
·分类分层监管,完善监管机制 | 第65-66页 |
·拓宽融资渠道 | 第66页 |
·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支农支小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