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GV3103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FtsZ1基因表达研究
目录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7页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淀粉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淀粉结构 | 第8-9页 |
·淀粉在储藏器官的合成 | 第9-10页 |
·淀粉特性的生物学改造 | 第10-11页 |
·质体分裂与淀粉颗粒 | 第11页 |
·FtsZ 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FtsZ基因 | 第12页 |
·FtsZ 蛋白结构和功能 | 第12页 |
·FtsZ1基因在质体分裂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马铃薯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再生体系 | 第14页 |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 第14-17页 |
·激素水平 | 第14-15页 |
·受体材料基因型 | 第15页 |
·外植体 | 第15-16页 |
·菌株类型 | 第16页 |
·侵染时间和菌株活力 | 第16-17页 |
·农杆菌菌株GV3103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 第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8-33页 |
·前言 | 第18页 |
·再生体系建立 | 第18-20页 |
·材料 | 第18页 |
·培养基选择 | 第18-19页 |
·茎段转化体系 | 第19页 |
·试管薯转化体系 | 第19页 |
·马铃薯试管苗茎段材料的再生培养 | 第19页 |
·马铃薯试管薯薄片的再生培养 | 第19页 |
·抗生素的选择及抗生素浓度的确定 | 第19-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遗传转化 | 第20-22页 |
·材料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马铃薯试管苗茎段转化方法 | 第20-21页 |
·马铃薯试管薯薄片转化方法 | 第21页 |
·转基因植物NPTII的PCR检测 | 第21页 |
·目的基因FtsZ1的PCR检测 | 第21-22页 |
·转基因植株保卫细胞叶绿体观察 | 第22页 |
·结果 | 第22-29页 |
·茎段愈伤诱导结果 | 第22-23页 |
·茎段愈伤分化培养结果 | 第23-24页 |
·试管薯薄片直接分化培养结果 | 第24-26页 |
·抗生素筛选结果 | 第26页 |
·转化再生植株的获得 | 第26-27页 |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结果 | 第27-28页 |
·转基因植株保卫细胞叶绿体观察结果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9-30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0页 |
·基因型对转化结果的影响 | 第30页 |
·反义FtsZ1基因对叶绿体分裂的影响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导师简介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