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6页 |
·关于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总体现状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生产者质量安全行为研究相关理论 | 第19-28页 |
·几个重要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食品 | 第19页 |
·食品质量 | 第19页 |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 第19-20页 |
·食品质量安全 | 第20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20-22页 |
·食品自身的特性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 第21页 |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1页 |
·生产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1-22页 |
·食品安全的负外部性 | 第22-23页 |
·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行为研究 | 第23页 |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新古典厂商理论 | 第23-24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4-25页 |
·企业行为经济学理论 | 第25页 |
·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行为分析模型 | 第25-28页 |
3 南阳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现状 | 第28-33页 |
·我国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现状 | 第28-30页 |
·食品小作坊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第28-29页 |
·数量多 | 第29页 |
·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弱 | 第29页 |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卫生安全意识低 | 第29-30页 |
·监管成本高 | 第30页 |
·南阳市食品小作坊的现状 | 第30-31页 |
·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 | 第30页 |
·生产条件差,安全隐患大 | 第30页 |
·员工素质低,技术弱 | 第30-31页 |
·南阳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因原辅材料造成潜在安全风险 | 第31-32页 |
·因生产条件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 第32页 |
·人员素质与卫生习惯造成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 第32页 |
·因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潜在质量安全风险 | 第32-33页 |
4 南阳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监管现状 | 第33-38页 |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现状 | 第33-34页 |
·我国食品小作坊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食品监管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 第34页 |
·综合执法能力建设不足 | 第34页 |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较低 | 第34-35页 |
·监管手段不力 | 第35页 |
·南阳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监管制度 | 第35-36页 |
·南阳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监管问题 | 第36-38页 |
·监管部门存在交叉 | 第36页 |
·管理要求高,监管力量薄弱 | 第36页 |
·缺乏必要的食品检验检测设备和经费 | 第36-37页 |
·违法成本远低于监管成本 | 第37-38页 |
5 南阳市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者质量安全行为调查 | 第38-54页 |
·调查方法 | 第38页 |
·调查对象 | 第38页 |
·调查区域 | 第38-39页 |
·调查结果 | 第39-50页 |
·消费者对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认知的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4页 |
·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普查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50页 |
·结论 | 第50-54页 |
·有关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的结论 | 第50-51页 |
·有关消费者对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认知的结论 | 第51-52页 |
·有关政府部门对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行为监管的结论 | 第52-54页 |
6 对策和建议 | 第54-58页 |
·明确监管职责,认真履行职责 | 第54页 |
·建立档案,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 第54-55页 |
·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 | 第55页 |
·引导食品小作坊向企业转变 | 第55-56页 |
·重视生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第56页 |
·加强正规食品小作坊示范推广 | 第56-57页 |
·普及消费者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 第57页 |
·建立食品小作坊举报和公布制度,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A | 第63-66页 |
附录 B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