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与落叶松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3页 |
| 1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7页 |
| 2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3 针叶树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定芽再生系统 | 第8页 |
| ·不定芽再生系统 | 第8-9页 |
| ·植物体细胞胚胎再生系统 | 第9页 |
| 4 影响针叶树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因素 | 第9-12页 |
| ·树种基因型的影响 | 第10页 |
| ·外植体类型的影响 | 第10页 |
| ·外植体活力状态的影响 | 第10页 |
| ·消毒方法的影响 | 第10-11页 |
| ·培养基种类的影响 | 第11页 |
| ·植物激素组合的影响 | 第11页 |
|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11-12页 |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马尾松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 第13-31页 |
| 前言 | 第13-1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 2 材料处理 | 第14页 |
| 3 外植体材料制备与消毒 | 第14页 |
| 4 基本培养基 | 第14-15页 |
| 5 培养条件 | 第15页 |
| 6 马尾松下胚轴间接器官发生 | 第15-16页 |
| 7 马尾松诱导芽的伸长 | 第16页 |
| 8 马尾松不定根的诱导 | 第16页 |
| 9 炼苗与移栽 | 第16页 |
| 10 数据统计方法 | 第16-1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7-31页 |
| 1 大量无菌材料的获得 | 第17-19页 |
| 2、马尾松下胚轴间接器官发生 | 第19-26页 |
| 3 马尾松诱导芽的伸长 | 第26-28页 |
| 4 马尾松不定根诱导 | 第28-30页 |
| 5 马尾松生根苗的炼苗与移栽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落叶松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 第31-41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2 材料处理 | 第31-32页 |
| 3 外植体材料制备与消毒 | 第32页 |
| 4 基本培养基 | 第32页 |
| 5 培养条件 | 第32页 |
| 6 落叶松下胚轴间接器官发生 | 第32-33页 |
| 7 落叶松诱导芽的伸长和生根 | 第33页 |
| 8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 1 大量无菌材料的获得 | 第34页 |
| 2 落叶松下胚轴间接器官发生 | 第34-37页 |
| 3 落叶松诱导芽的伸长 | 第37-38页 |
| 4 落叶松诱导芽的生根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2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附录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