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民众生态意识及其差异性研究--以德安县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页 |
·现实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自然与自然保护 | 第10页 |
·生态与生态保护 | 第10-11页 |
·生态伦理 | 第11页 |
·生态教育 | 第11-12页 |
·生态意识的研究必要性 | 第12页 |
·生态意识的研究 | 第12-14页 |
·生态意识概念及层次研究 | 第12-14页 |
·生态意识的实证研究 | 第14页 |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第14-17页 |
·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国外的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评述 | 第17-18页 |
3 民众生态意识调查 | 第18-31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调查地概况 | 第18页 |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第18-19页 |
·问卷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调查概述 | 第20-28页 |
·生态知识调查 | 第20-22页 |
·生态态度调查 | 第22-25页 |
·生态支付意愿概况 | 第25-27页 |
·生态行为概况 | 第27-28页 |
·其他内容的概况 | 第28-31页 |
·生态知识的获取途径 | 第28-29页 |
·生态环境调查 | 第29-31页 |
4 民众生态意识水平测量 | 第31-34页 |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第31-32页 |
·民众生态意识水平计算结果 | 第32-34页 |
5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40页 |
·性别对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 第34页 |
·年龄对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家庭人口对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职业对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 第36页 |
·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收入对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各项指标间相关性的分析 | 第38-40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0页 |
·建议 | 第40-42页 |
·区分性别、年龄、职业进行不同的生态教育 | 第40页 |
·提高教育总水平 | 第40-41页 |
·加大宣传的力度,确保宣传途径多样性 | 第41页 |
·在商品价格构成中标示化生态补偿费 | 第41-42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42-43页 |
·不足 | 第42页 |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一 | 第45-47页 |
附录二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