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中医诊断学论文

中医症状性质特征的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1 研究背景第9-16页
   ·中医辨证的依据第9-10页
   ·中医症状性质特征的研究现状第10页
   ·证候要素的获取第10-16页
2 研究目的第16页
3 研究资料第16页
   ·历代医案数据库第16页
   ·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第16页
4 研究方法第16-30页
   ·症状性质特征的提取及规范第16-19页
   ·症状性质特征的分类第19-21页
   ·症状性质特征的确认方法第21-27页
   ·症状性质特征与证候要素之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第27-29页
   ·症状性质特征及其辨证意义的确认第29-30页
5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0-58页
   ·颜色类第30-37页
   ·味道类第37-38页
   ·动态类第38-42页
   ·质地类第42-44页
   ·气味类第44-45页
   ·形态类第45-48页
   ·特殊发热类第48-49页
   ·脉象类第49-53页
   ·疼痛类第53-56页
   ·特殊汗出类第56-57页
   ·声音类第57-58页
6 结论第58页
7 讨论第58-63页
   ·五色与五脏关系的认识第58-59页
   ·五味与五脏关系的认识第59-60页
   ·动态与五脏的关系认识第60页
   ·对指纹颜色类症状性质特征的认识第60-61页
   ·对排出物颜色、质地、气味类症状性质特征的认识第61-62页
   ·对颜色类症状性质特征的认识第62页
   ·对症状性质特征自汗、盗汗的认识第62-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著作第84-89页
详细摘要第89-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血脉理论指导下的清火消积法干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火热证临床研究